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黄金价格上涨成为热议话题。10月8日,国际金价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距离突破3900美元💵/盎司仅过去了5天。截至当日,COMEX黄金最高触及4081美元💵/盎司,伦敦现货黄金最高触及4059.31美元💵/盎司,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尽管9日金价有所波动下调,但整体仍维持在4000美元💵上方。截至9日17时45分,COMEX黄金报4059.2美元💵/盎司,跌0.28%;伦敦现货黄金报4036.588美元💵/盎司,跌0.09%。受国际金价影响,国内足金首饰价格持续上调。10月9日,周大福、周大生足金首饰价格为1168元/克,较9月30日上涨45元;周生生足金首饰价格为1170元/克,较9月30日上涨42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表示,国庆中秋期间黄金价格升破4000美元💵,主要驱动因素是避险和交易资金的持续流入。美联储再度进入降息通道为黄金价格上涨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打开了上涨空间。全球多重风险因素或事件的出现则为黄金价格突破关键点位提供了契机。
美国政府停摆引发市场关注,美债上限危机和美元💵信用风险促使黄金作为美元💵体系的天然对冲产品受到全球避险资金青睐。日本最新选举结果可能强化对经济的干预,增加全球流动性供给,同时带来区域局势的不确定性。
国庆中秋假期全球科技股指持续上涨,部分机构开始提示美股科技泡沫风险,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在科技股快速上涨背景下成为对冲科技股风险的重要资产。新兴经济体央行持续加大购金力度,储备资产多元化和去美元💵化浪潮直接改变了黄金的供需格局。在金价快速走高背景下,私人消费者顺周期交易行为增多,投资或购买黄金的需求也有所增长。
10月9日黄金价格盘中回落主要受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影响,地缘风险溢价有所回落。此外,在金价短期快速走高之后,部分获利资金开始降低仓位。今年以来,黄金价格两次“破千”,从突破3000美元💵/盎司到突破4000美元💵/盎司,仅用了169天。有专家认为,国际金价首次突破4000美元💵关口,是货币体系重构的信号弹。
王有鑫指出,近几年,受美国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攀升、美债占GDP比重快速走高以及美国滥用美元💵体系实施制裁等因素影响,美元💵体系的结构性裂痕逐渐加大。全球央行购金行为已从危机应对转向战略资产配置,黄金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增加及新兴经济体央行积极实施的“去美元💵化”策略,并非简单的资产替代,而是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性重构,“黄金+非美货币+数字货币”的组合正在重塑国际金融体系。
未来黄金价格仍主要受全球流动性宽松情况、避险情绪以及央行购金等因素影响,从作用方向看,明年上述因素大概率仍将驱动黄金价格上涨。高盛在最新报告中将2026年年底的黄金价格预期从每盎司4300美元💵上调至每盎司4900美元💵,涨幅近14%。这一调整主要由西方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强劲资金流入,以及各国央行持续的购金行为共同推动。高盛还预测,2025年各国央行的黄金月均购买量将为80吨,2026年为70吨。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很可能会继续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增加黄金持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