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之王”京东方跨界光伏 布局钙钛矿技术!京东方开始涉足钙钛矿技术,引起了业内关注。在今年下半年的多个展会上,京东方展示了其研发的1.2米×2.4米薄膜电池搭建的BIPV幕墙,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的目光。这些组件的交付效率达到18.6%,功率为505W。除了大尺寸钙钛矿组件,京东方还展示了钙钛矿光伏电动车、光伏地砖等实物产品,在现场灯光下,这些产品展现了弱光发电的优势。
事实上,京东方在2023年11月就宣布启动钙钛矿光伏项目。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的龙头,京东方是制造手机和笔记本📓显示屏的专家,但进军光伏产业并布局下一代最先进的钙钛矿技术,出乎许多人的意料。钙钛矿技术一直存在难以兼顾稳定性和效率的问题,但京东方声称自己有先天优势。
京东方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在钙钛矿业务方面拥有先天优势。钙钛矿光伏业务是京东方“1+4+N”发展架构中“第N曲线”的关键布局。在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钙钛矿光伏峰会论坛上,公司高管称,钙钛矿光伏技术研发已取得关键性突破。2024年,京东方将钙钛矿光伏技术研发纳入项目,围绕效率与寿命提升开展研究,目标是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探索产品化机会。
钙钛矿技术是一种全新路线,与晶硅电池技术显著不同。头豹研究院介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基于钙钛矿结构材料的第三代新型光伏技术,具备高光电转换效率、低成本、轻质柔性等优势。一位光伏企业CTO解释,晶硅光伏与钙钛矿光伏的技术路线区别在于一个是物理学家的工作,另一个是化学家的工作。钙钛矿较难同时兼顾稳定性和效率。
从京东方董事、首席运营官王锡平的话来看,京东方在显示器件尤其是OLED上的工艺能力使其适合做钙钛矿光伏产品。钙钛矿电池在大面积工艺处理上与显示领域的设备与工艺经验相通。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王建表示,显示面板制造的核心工艺几乎可以无缝迁移至钙钛矿电池制造中。
陈炎顺表示,尽管晶硅光伏和钙钛矿光伏都是光伏,但加工工艺完全不同。钙钛矿是在玻璃上做薄膜,更符合『半导体』加工工艺。王锡平表示,对京东方而言,钙钛矿光伏的寿命稳定性已经不是大问题,剩下要突破的是效率,并且今年还要用试验线去挑战世界纪录。
京东方已经是『半导体』显示行业的全球龙头,但在显示面板行业周期性波动、利润微薄的情况下,亟需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显示产业进入存量时代,毛利率较低。为了破局,京东方提出“屏之物联”发展战略,建立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物联网创新、传感器及解决方案、MLED、智慧医工融合发展的业务架构。然而,显示器件业务仍然是公司最主要业务,收入占比超过八成。
未来,钙钛矿光伏业务是否会成为支撑京东方发展的新曲线?目前,京东方的1.2米×2.4米钙钛矿光伏组件中试线的效率稳定性已通过ITC认证,发电效率突破18%。单结钙钛矿电池是钙钛矿光伏技术中结构最简单的基础形式,但也面临理论转换效率受限、稳定性差等问题。一些光伏企业选择走叠层电池路线,但这需要解决复杂的工艺兼容性问题。
随着大规模制备工艺和稳定性不佳两大难题被逐渐攻克,预计钙钛矿电池产业将于2026年正式迈入量产阶段,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950亿元。显示企业的进入将对传统光伏产业构成竞争压力,尤其是在BIPV和『新能源』汽车薄膜电池市场。未来,产业格局可能重塑,形成新的分工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