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在欧美为何吵不起来?(预制菜的发展现状)

预制菜在欧美为何吵不起来?(预制菜的发展现状)

在美国,快餐业使用预加工的食材,但休闲餐厅企业很少使用预制菜,也没有中央厨房。美国八大餐饮企业中,多数上市后创始人持股降至5%以下,由职业经理人接班。集体诉讼机制会倒逼企业主动公示,避用可能引发法律后果的材料或工艺。南方周末特约撰稿徐绍义责任编辑|冯叶

预制菜在欧美为何吵不起来?

Texas Roadhouse(德州客栈)是美国第一大休闲餐厅连锁集团,不使用中央厨房。视觉中国/图

西贝风波已成为2025年最大的餐饮行业舆情事件之一。原因之一是,大众理解的预制菜出现在一家定价不低、位于中高档商厦的连锁餐厅,且速冻西兰花的两年保质期、高价的预制馒头等情况超出了消费者认知。

直到今天,在维基百科中,“预制菜”只有简体中文词条,不过六百余字。相比之下,“方便食品”词条有19种文字,“快餐”有91种文字,“麦当劳”有120种文字。

作为多年旅居海外的投资人,我在美国也没有接触过预制菜这个词,相关概念分散在即食餐、便利食品、食材包、冷冻餐、加热即食等英文表述中。

为什么欧美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预制菜争议?

海外餐饮业的真实图景

西方餐厅两大主流为快餐与全服务餐厅,介于两者之间还有快速休闲、休闲餐厅等。海底捞、西贝、绿茶等中餐连锁在选址、菜式、运营、业态上更类比休闲餐厅。

美国最大的八家休闲餐厅连锁集团(

详见表1

)年营收在40亿-55亿美元💵,均未采用中央厨房,而是在各店址的分散厨房作业,也没有关联企业集中供配食材。

Texas Roadhouse(德州客栈)刚超过霸榜六年的Olive Garden(奥利弗花园),成为新晋销售冠军。其标榜每家餐厅都拥有“自制厨房”,每日新鲜烹制食材,以避免使用冷冻、预包装和微波食品为豪。店内配备专业切肉师现场操作,面包每五分钟新鲜出炉,这些“看得见的手工”成为其核心卖点。

一些美国快速休闲餐厅采用中央厨房或配送中心模式,但目的、方式各异。例如Chipotle用于农产品食材准备,Sweetgreen和Pret A Manger用于确保质量和运营一致,Wendy's和Chick-fil-A 通过“虚拟厨房”(

即不带堂食餐位的厨房,仅承接外卖订单

)来扩大场外订单。Fresh & Co.和Oren's Hummus通过集中厨房准备汤、酱料和烘焙食品等主食。

预制菜在欧美为何吵不起来?

2025年7月24日,美国网红餐厅Wonder在华盛顿开业,该餐厅为快速精致(fast-fine)类型,在其开放式后厨,各菜系由名厨现场烹饪。南方周末特约撰稿徐绍义|摄

麦当劳不采用中央厨房,而是从十几家供应商定点集中采购:如Lopez牛肉、Keystone鸡肉、Kenny Longaker鱼类、三家大农场的土豆以及Gaviña咖啡。麦当劳的“快”源自1948年首创的Speedee模式,包括启用纸质餐具(免洗碗)、精简菜单、优化厨房作业空间等。

麦当劳股价近二十年涨了10倍(复权后),当前市值2180亿美元💵,整体净利润率超过30%。其优异的财务表现主要依靠自持地产的特许经营模式:特许费收入占六成、利润率高达80%;直营餐厅收入占四成、利润率仅6%-14%,与中餐股无差别。已故传奇CEO雷·克洛克曾坦言:“我的生意实际是房地产。”所以改用预制菜,并非一条追赶麦当劳的途径。

Panda Express(

熊猫快餐

)是最大的美式中餐品牌,由华人程正昌、蒋佩琪夫妇创办,年营业额62亿美元💵,拥有超过2000家门店。每家门店现场烹饪,没有中央厨房。店内厨师全天手工切菜,分批烹制所有主菜。公司投资了自动化炒锅等技术,但旨在协助店内厨师,训练有素的厨师始终掌控全局而不会被取代。

近年欧美都市出现“精致休闲”“快且精”的新业态,强调优质食材、专门菜系、健康应季烹饪。实现快速的秘诀来自高效的点餐、改单、支付与堂厨一键沟通,而非来自预制的食材。

资深编辑Bret Thorn执笔评论餐饮业26年,任职《国家餐厅新闻》。他认为快餐的名称有误导性,因为快速的是服务即上菜速度,而不是食物本身或烹饪过程。

综上简言之,在美国,快餐业使用预加工的食材,但休闲餐厅企业很少使用“预制菜”,也没有中央厨房。

预制菜在欧美为何吵不起来?

表1

美国超市的包装加工食品很普遍。Trader Joe's、Whole Foods的冷冻冷藏食品区占比30-40%,从仅1美元💵的冷冻披萨到15美元💵的有机即食餐,价格覆盖不同需求,包装上均清晰标注成分、加工方式、营养信息。

留美学人刘民创办的Weee!是北美最大的亚裔食品电商平台,估值超40亿美元💵。该平台设有预制菜专栏,上架三百多种商品,热销品包括红油口水鸡、夫妻肺片、蟹黄豆腐、梅干菜扣肉等。

冷冻类食材的保质期有多久?根据美国农业部、乔治亚大学等机构发布的指南(详见表2),“冷冻可以无限期地保存食物,但通常建议的保质期为数月至一年”。食物的品质,例如质地和风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食物不安全。

这种制度设计下,冷冻食品在标识的保质期内一般安全,口感风味另议。甚至过期了几天乃至数周,只要保持低温储藏,也问题不大。因为企业对保质期已预留了一定的安全垫与缓冲期。

预制菜在欧美为何吵不起来?

表2

西餐社交目的更强

欧美有食品安全问题,但没有“预制菜”困扰,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欧美从罐头到冷冻食品,从快餐到即食餐盒,经历了上百年渐进过程。美国70后从小吃着TV Dinner(

电视晚餐

),对工业化食品没有心理障碍。中国则是快进式的,当几代人的童年记忆是农贸市场的活鸡、活鱼,妈妈亲手烹制的手工菜,突然发现餐厅后厨变成了中央厨房,难免心理不适。

其次是中西饮食文化的区别。中国烹饪历经千年演变,技法体系众多,菜系庞杂。炒、爆、炸、炖、烩、熘、烧、焖、煮、蒸、汆、腌、拌、炝、卤、熏、焗,很多技法在西方并无区分或不被实践。中餐多为明火烹饪,西餐则长期电气化(

详见表3

)。中国百姓心目中的下馆子,理应提供比居家更好的食材、厨具与烹饪,上桌的美食凝结着匠心与锅气。而欧美民众到餐厅,社交目的较强,往往meeting重于eating,有时更在乎着装与话题。

第三,知情权与选择权的缺失。消费者付出的是人均不菲的正餐价格,期待的是现炒现做的味蕾体验,得到的却是与自购食材简易加工无异的预制菜,事先从未被告知。在美国,企业会告诉你这是工业食品,请自酌是否为便利性埋单。

例如Trader Joe's的冷冻“橙子鸡”明码标价4.99美元💵,包装清晰标注Heat & Serve(加热即食)。Chipotle因2015年使用了含转基因饲料喂养的畜禽,但商品标注为Non-GMO(非转基因),被集体诉讼,最终赔偿650万美元💵。核心不是食材本身,关键是定价与预期的错配,以及是否充分行使告知义务,保证消费者的选择权。

此外,面对消费趋弱、店租高企、坪效KPI、翻台指标、外卖抢单、员工社保等重重困难,中国餐饮企业似乎落入同质化与内卷式竞争陷阱,选择通过预制菜来降本增效。暗中降档食材但维持原定价,是对消费者的隐形收割。如果说高价雪糕是“刺客”,预制菜餐仿佛“暗枪杀手”,当然令消费者如鲠在喉。在欧美全服务餐饮业,则似乎缺少使用“预制菜”的土壤或动机。

另外,美国八大餐饮企业中,有七家由个人或团队创建,其中四家创始人通过出售企业退出,另三家由创始人或团队在上市后继续经营,但持股比例最高的一位只有10.47%(已去世),多数上市后创始人持股降至5%以下,由职业经理人接班。

麦当劳兄弟早在1961年,即创办企业24年后及上市第4年前就退出了麦当劳,现任CEO至少是第八任。2022年,杜克与哈佛商学院的三位教授通过研究发现,由创始人管理的公司生产力更低,管理也更差。样本数据覆盖32个国家的13435家企业,包括761家中国企业。经理人的动力与考量,显著有别于创始人家族。

预制菜在欧美为何吵不起来?

表3

FDA与集体诉讼

值得借鉴的是,美国的集体诉讼机制会倒逼企业主动公示,避用可能引发法律后果的材料或工艺。

Chipotle除前述因转基因饲料导致的650万美元💵赔偿外,2025年还就食源性疾病疫情被处以2500万美元💵罚款。家乐氏薯片厂商因导致135人沙门氏菌感染,支付1920万美元💵罚金,涉案企业人员也被指控。

美国集体诉讼历史悠久,在消费领域主要解决小额争议,用于救济广泛而分散的消费者损害,剥夺经营者的不当收益并防止其继续实施违法行为,具有无需原告全体到场、胜诉酬金制、直接赔偿等优点。在食品与餐饮领域,欺骗性标签、食源性污染和疾病、收费过高是常见问题。

在美国,负责制定食品标准的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FDA)。该机构已成立119年,直属1.8万名员工,年预算65亿美元💵,其中46%来自行业付费。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心有八百多人,监管2400亿美元💵的国内食品市场、150亿美元💵的进口食品和150亿美元💵的『化妆品』,以及约5万家食品企业。

由于FDA是联邦政府直管并外派人员,研究检测力量强大且中立。FDA对食药的监管措施有公开声明或通知、发警告⚠️函、上黑名单(点名羞辱策略)、公布扣押或下架产品。另外法律赋予FDA刑事调查权,设有200人左右的专门队伍,可以携枪执法、取证、搜查和实施逮捕。

2025年7月,FDA宣布撤销或拟撤销52项食品标准,因为认定它们已经过时且没有必要。52项标准涵盖罐装水果蔬菜、乳制品、烘焙食品、通心粉和其他食品。

美国卫生部长指出,“(废除标准)标志着努力减少官僚主义繁文缛节、提高透明度的关键一步。”FDA于1939年开始制定食品标准,旨在促进“诚实和公平交易”,并确保特定食品的特性、成分和生产工艺符合消费者的期望。

然而,随着食品科学、农业和生产实践的进步,以及消费者保护措施的加强,许多此类陈旧僵化的“配方标准”已变得不再必要。

特别声明:[预制菜在欧美为何吵不起来?(预制菜的发展现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45岁『熊黛林』晒全家福庆生,辣妈冻龄颜值抢镜,双胞胎女儿越长越美(『熊黛林』晒性感照庆40岁生日)

照片里,『熊黛林』一头『长发』随意垂落,她时而轻撩发丝,时而甜笑着望向镜头,那份喜悦仿佛能穿透屏幕,感染每一位观者。镜头一转,『熊黛林』与丈夫郭可颂甜蜜同框的画面映入眼帘。 自从嫁给郭可颂后,『熊黛林』仿佛彻底蜕变成了幸…

45岁『熊黛林』晒全家福庆生,辣妈冻龄颜值抢镜,双胞胎女儿越长越美(『熊黛林』晒性感照庆40岁生日)

故事:美女网红心里话,为热度打卡泰国餐厅,却进入人生至暗时刻(故事美女网红的猎艳游戏)

我联系了一位泰国向导,决心把握这最后的机会,却没想到遭到了身边人的强烈反对。 在巴森的指引下,我登上了一辆商务车。车上还有另外两个女孩,这让我稍微安心了一些。从谈话中我得知,她们已经来泰国两天了,今天特意和…

故事:美女网红心里话,为热度打卡泰国餐厅,却进入人生至暗时刻(故事美女网红的猎艳游戏)

打嗝耳朵疼是什么原因(打嗝耳朵疼什么仰卧)

打嗝伴随耳朵疼痛可能与咽鼓管功能异常、中耳炎、神经反射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耳部外伤、颞下颌关节紊乱、三叉神经痛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打嗝耳朵疼是什么原因(打嗝耳朵疼什么仰卧)

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磷酸盐缓冲液)

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是一种含钾及磷的电解质溶液,属于复方制剂。该药用于治疗因缺乏磷而引起的症状,例如骨软化症、佝偻病以及一些代谢性疾病导致的低磷血症。此外,在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时,它也可作为磷的补充剂。

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磷酸盐缓冲液)

韩版《绝命毒师》?女神突破尺度,上演生涯最大挑战(韩国绝命毒妇下集)

镜头首先捕捉的是江南区某高级夜店的监控画面:身着工装的女人(李英爱 饰)正与美术教师李庆(金英光 饰)进行着危险的交易。 宋贤旭导演采用蒙太奇手法交替展现:白天的恩秀仍是家长群里的"贤妻良母",夜晚却借着

韩版《<strong>绝命毒师</strong>》?女神突破尺度,上演生涯最大挑战(韩国绝命毒妇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