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近日发文对话『郭晶晶』,探讨她作为体坛名将的多维人生。第十五届全运会即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身为广州市南沙文化会副会长的『郭晶晶』正忙于推进湾区迎全运体育季系列活动。
『郭晶晶』出生于河北保定,7岁开始学习跳水,2011年退役,在23年的运动生涯中共获得77枚金牌🥇、14枚银牌🥈、4枚铜牌🥉。退役后,她考取了国际裁判资格,担任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委员与裁判。
当被问及如何坚持下来时,『郭晶晶』回忆说,刚开始学跳水时,她只有7岁,教练去幼儿园选运动员,她最初很害怕,但最终选择克服恐惧并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在她的运动生涯中,有三位教练和领队周继红对她影响深远。启蒙教练李芳帮助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芬教练带她进入国家队一线组,钟少珍教练则在她低谷期给予了支持和鼓励。领队周继红不仅在运动生涯中引导她走向成功,还鼓励她在退役后继续发光发热。
谈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的心情,『郭晶晶』表示,当时她并没有想太多,只想着发挥出最好的状态。夺冠后心情平静,因为她相信只要把每一个过程做好,结果自然就会到来。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经历也让她难忘,当时压力巨大,但她通过反复模拟决赛场景来应对挑战。
『郭晶晶』在职业生涯巅峰期选择退役,赴国外学习,希望给自己更多成长空间。她认为人生不应只有一种可能,需要不断学习和开拓视野。如今,她作为裁判见证了中国跳水运动员夺金,感到既骄傲又踏实。从运动员到裁判,工作重心从突破自我转变为服务项目,她更加关注规则细节和技术特点。
无数次重复训练让她明白,成功没有捷径,完美需要努力打磨。她认为,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公益事业,都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对于体育、公益、家庭和自我探索,她不会将其排序,而是根据人生阶段灵活调整时间和精力。
今年全运年,『郭晶晶』作为广州市南沙文化会副会长,推动文化体育融合发展,举办湾区迎全运体育季系列活动。她认为『互联网』高曝光度对运动员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运动员应学会过滤掉不必要的声音,专注于训练和比赛。她强调坚韧和自律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品质,并建议年轻运动员珍惜每一天的训练,提前规划未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