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河北省气象台发布了下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及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全省多地将迎来“断崖式”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0-14℃,并可能伴有雨雪天气。河北迅速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此次寒潮低温天气。
10月17日,石家庄街头下着绵绵细雨,人们纷纷裹紧外套🧥、围巾🧣,压低帽子,行色匆匆。寒冷的天气让热气腾腾的小吃店成了最受欢迎的避风港。在长安区一家小吃店,冒着热气的关东煮吸引了不少行人。“一下子感觉冬天来了,赶紧买点热乎的捂捂手。”市民李女士搓着手说。
随着冷空气主体持续东移南下,河北各地交通、城管、医疗、农业等部门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应对寒潮天气。环卫工人使用大扫帚等工具开展集中推水清淤作业,确保积水迅速排走,保障市容整洁。寒潮带来的雨雪天气将使道路结冰风险急剧升高,特别是张家口、承德等北部山区的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出入口以及背阴路段。公安交管部门已启动恶劣天气交通应急预案,加强重点路段巡逻管控,并通过多种渠道实时发布路况信息。建议出行前规划好路线,提前了解沿途地区天气情况,驾驶途中遇到雨雪雾天时,要牢记“降速、控距、亮尾”,谨慎驾驶。
寒潮来袭,急诊科接诊的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和儿童群体。气温骤降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同时,寒冷天气也会降低呼吸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专家建议公众出行时注意保暖,戴好帽子和围巾🧣,保护头部和颈部血管。居家时避免频繁出入冷暖温差大的环境,适当开窗通风。老年人要按时服用日常药物,监测血压;儿童要注意腹部和足部保暖。一旦出现胸闷、肢体无力或言语不清,应立即拨打120。
为应对寒潮天气,保障“三秋”生产高效推进,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与多个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沟通会商、协同联动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农机物资保障,指导各地科学安排收播进度。各级农技系统全面发动,扎根一线服务,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力量,以技术的确定性对抗气候的不确定性,全力保障“三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