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和他与邓稼先、李政道之间的友谊故事令人动容。
杨振宁与邓稼先的友情跨越半个世纪。2025年,在杨振宁的百年生日活动上,他深情回忆了自己与邓稼先的故事。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杨振宁注意到美国媒体报道中提到邓稼先是设计原子弹的重要人物之一。两人不仅是学术上的朋友,更是亲如兄弟。1971年,杨振宁首次访问新中国,见到了阔别22年的邓稼先。在北京,他向邓稼先求证中国的原子弹是否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制造。邓稼先通过信件告知杨振宁确实没有外国人参与。这封信给杨振宁带来了极大的情感震撼。邓稼先在信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杨振宁表示,50年后他相信自己符合邓稼先的期望。
杨振宁在《永恒的骄傲——纪念邓稼先》一文中详细讲述了他们的友谊。从中学到大学,再到美国留学期间,他们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情。邓稼先的性格朴实无华,为人真诚坦白,这种品格使他在领导原子弹项目时赢得了人们的信任。邓稼先去世后,杨振宁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和书信中表达了对邓稼先的敬爱和怀念。
杨振宁与李政道的合作也是一段传奇。1956年,两人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并于次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两人的合作关系在1962年终止。尽管如此,杨振宁仍然称赞李政道是他最成功的合作者。在多次讲座中,杨振宁回忆了他们在美国的“美丽生活”,并表达了对这段破裂关系的遗憾。他认为,与昔日伙伴渐行渐远是其人生的一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