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东顺德,一位新娘在迎宾时将宾客的红包🧧折下一角再退回给宾客,并笑着说:“收下了,收下了,这份心意我们领了!”这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走红,甚至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点名表扬。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新娘吴家欣表示,这个动作在当地很常见,大家都会这样做。她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让更多人了解这种富有人情味的大湾区文化、粤语文化,让婚礼回归生活和本质。
吴家欣是一位婚庆主持,同时也是顺德文旅推荐官和城市印象达人。她的婚礼经过两三个月的筹备,宴请了60多桌宾客。她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和她主持过的当地婚礼一样的事情,爆火的是“讲心不讲金”的婚俗。
吴家欣强调,从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辈开始,就有“不收礼金”的习俗。亲戚朋友们能来参加婚宴已经是最大的祝福,她并不希望他们再支付额外的礼金。如果宾客硬要给,她也会回礼。
这种看似平常的“不收礼金”习俗,却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许多网友抱怨国庆节期间要赶多场婚礼,高额的礼金让他们感到压力重重。吴家欣的做法为婚礼“减负”,受到了不少网友的赞赏,许多人希望这种习俗能够推广到全国。
广东顺德的“不收礼金”风俗流传已久。据研究礼俗文化的专家表示,礼金主要承载分担主家办宴成本和维持人际关系的功能。但在过去并不富裕的时候,礼金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开始推行“不收礼金”的习俗,这不仅减轻了主家的压力,也让婚礼更加纯粹。
吴家欣认为,顺德人热情好客、直率真诚,这样的婚俗是顺德文化自然而然的延伸。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接受这种富有人情味的文化。
这一婚俗不仅是传承,也是移风易俗的新风。不仅在顺德,广东佛山、高州、茂名等地也有类似的习俗。10月16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点赞广东,称婚礼不收礼金体现了“婚事新办、减轻负担”的文明新风。顺德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也发布了倡议书,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丧事俭办,共建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