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初步核算显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关于三季度GDP增速回落的原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国际经贸增长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国内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存在阵痛,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需要解决,部分行业增势减缓也影响了经济增速。但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转型中的问题,我国经济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发展壮大。
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三季度4.8%的经济增速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物价运行有所改善,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同比涨幅持续扩大,PPI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国际收支保持总体平衡,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增加。经济转型升级态势持续,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明显快于全部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智能产品以及绿色设备及绿色材料等产品产量持续较快增长。
实现全年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新闻发言人强调,要坚持两点论,用好辩证法,既要看到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更要看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没有变,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条件也没有变。前三季度经济平稳增长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创新,新产业新动能茁壮成长,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经济正在换上新的增长引擎。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将为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对于稳定经济运行功不可没。近期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常态化的政策储备,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先行指标和高频指标显示,积极因素还在累积。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10月上旬,流通领域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有利于企业盈利状况改善;中秋和国庆假期国内出游人数达8.88亿人次,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十足,这些都彰显了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