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记得自己名下有几个银行账户,这些账户多久没有使用,账户里有多少余额吗?近期,多家银行发布公告要清理长期不动的账户,也就是所谓的“沉睡账户”。
对于这一涉及自身账户的清理行动,不少网友表示此前并未收到银行方面的相关通知,面对账户可能被管控或清理的情况,也表示很困惑,不知道需要自己做什么。那么,这些账户里的余额还能取吗?清理行动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权益?如何避免账户成为“长期不动账户”?银行清理“沉睡账户”的目的是什么?
银行要清理的“沉睡账户”主要是长期不动的个人账户或单位账户。对于“长期不动账户”的认定标准,虽然各家银行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都符合“长期无主动交易”和“低余额”两个特征。大多数银行的清理范围是:余额低于10元,且在1年以上没有任何交易的账户。不过,有些银行只清理没有余额的账户。
为了解银行的具体做法,记者联系了多家银行的相关负责人。江西某商业银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张经理表示,该行的认定标准是账户余额持续低于10元人民币,且连续三年以上未发生任何主动动账交易。社保卡、医保卡、退休金账户等涉及民生服务的专用账户不在此次清理范围内。
江西某银行个人金融部陈经理表示,本行“长期不动账户”的认定标准是账户余额10元(含)以下,且连续365天未发生任何主动存取款、转账等非结息交易。金融社保卡、公积金卡以及绑定了房贷还款、基金理财、股票三方存管等业务的账户均不纳入清理范围。
浙江一家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经理表示,他们的标准是两年没有使用且余额少于50元,系统会自动触发“不动户”归结条件。客户携银行卡和身份证🪪到柜面可以解控,钱也不会少。
工商银行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对公账户同样存在“长期不动账户”的说法,要求更高。对公账户如果6个月不动就不能用了;一年不动就变成长期不动账户;五年不动且电话联系不到,账户只能被销户。
很多网友担心银行清理了这些账户之后,银行卡里的钱会被没收。银行在清理过程中会通过短信通知、手机银行提醒等方式联系账户持有人。如果想继续保留账户,只需在银行实施管控之前进行一笔主动交易。即使销户后,里面如果有余额,储户仍然可以找到银行要回来。
银行在清理长期不动户过程中不会要求客户提供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也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客户给指定账户进行资金操作。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早在2023年就发布通知,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示提醒专项工作。专家表示,清理“长期不动账户”有三方面积极意义:帮助金融消费者唤醒闲置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减少银行账户、系统资源的无效占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银行账户管理,降低潜在风险,减少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
针对“长期不动账户”清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专家建议银行以短信等方式主动说明情况、提示风险,并在资金转账、账户销户等方面采取便利性措施。普通储户可以通过云闪付一键查卡功能定期检查自己有多少沉睡卡,把不用的卡注销掉,只保留必要的账户,并对确实要保留的卡定期存款或转账使其活跃起来。不要将个人账户用于经营、出租或出借,这些是常见的风险点,有时会带来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