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伟达』再次成为话题中心。短短几天里,两场看似不相关的活动持续刷屏。一场是斯坦福教授李飞飞和『英伟达』首席科学家 Jim Fan 的直播,讨论“让 AI 学会在世界里行动”。另一场则是黄仁勋的女儿、『英伟达』产品营销高级总监 Madison Huang 首次公开亮相,与光轮智能创始人谢晨对话,探讨仿真、具身智能与 Sim2Real 的未来。
这两场活动分别代表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未来接班力量。结合来看,它们揭示了『英伟达』正在全力推进的仿真计算机战略。黄仁勋为未来十年定下的方向是用 Omniverse、Isaac Sim 和 Physical AI 三大支柱构建一张贯穿虚拟与现实的“智能物理世界计算网”。『英伟达』不仅追求更强的算力,更致力于打造一套让 AI 能够“在世界中学习与行动”的系统,使机器不仅能理解数据,还能真正理解世界本身。
过去十年,『英伟达』的身份已从显卡制造商转变为 AI 超算引擎,再到如今的世界构建者。黄仁勋反复提到的 Simulation Computer Strategy 指出,未来的智能世界不会只靠一台超级计算机驱动。这个战略的核心在于让 AI 在虚拟世界中训练、测试和磨练,再以近乎零摩擦的方式迁移回真实世界。
在这个新体系下,『英伟达』定义了“三台计算机”的格局:训练计算机、仿真计算机和实时计算机。训练计算机类似于 AI 的“智力工厂”,如 DGX 系统,所有大模型都在这里诞生并学会思考。仿真计算机则由 Omniverse 和 Isaac Sim 驱动,AI 可以在虚拟空间里无数次试错、生成数据、不断升级。实时计算机如 Jetson AGX 和 Jetson Thor 平台,是跑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系统中的 AI 大脑,实现从虚拟到现实的应用。
这三台计算机构成了『英伟达』的“物理智能三部曲”:从训练智能到模拟世界,再到驱动现实,形成了一个从思考到行动的闭环。Omniverse 作为底层操作系统,基于 OpenUSD 架构,将视觉、物理、语义与传感器信息统一在一个可计算的世界模型中。Isaac Sim 则让『机器人』️在虚拟环境中成长、学习,甚至获得真实的经验。Physical AI 则代表着具备物理常识、能够与世界互动的智能,通过仿真训练形成可迁移到现实的智慧。
Madison Huang 在首次亮相中谈到仿真、具身智能与 Sim2Real,强调『机器人』️不能只读取数据,必须体验世界。她还提到『英伟达』需要合成数据工厂,而光轮智能正好满足这一需求。光轮智能专注于仿真资产、合成数据与仿真基础设施,目标是让 AI 在虚拟世界中完成大规模训练与测试。谢晨分享了他们与『英伟达』的合作案例,展示了仿真如何帮助『机器人』️更快地进行强化学习和策略迁移。
在这场棋局中,Omniverse 提供构建虚拟地球的法则,Isaac Sim 是行动与学习的引擎,光轮智能负责让虚拟世界变得真实可感,而李飞飞的 BEHAVIOR Challenge 探索智能如何理解人类的行为与动机。这些部分相互叠合,共同展现了『英伟达』的下一步:不只是提升算力,而是模拟现实,不只是训练模型,而是训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