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市场持续波动,但部分股票型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被资金抢筹。Wind数据显示,10月以来,科创『芯片』ETF、创业板ETF、科创50ETF以及部分沪深300ETF均呈现大幅净流入态势。
尽管成长股近期连续遭遇调整,但科创50和创业板等指数依然受到资金青睐。一些资金对『芯片』等成长板块和大盘股表现出“越跌越买”的态势,而对前期积累了一定涨幅的板块进行适当减仓。
对于科创50ETF在前9个月出现大幅净流出的现象,安徽美通私募基金总经理陈红兵分析称,主要是因为科创50指数前期涨幅过大,截至9月30日,该指数年内上涨超50%,因此资金选择在高位止盈获利了结。然而,随着10月市场的调整,资金也借机回买,体现出逆向操作逻辑。
科技仍然是市场的主要关注方向。虽然短期内关税事件对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但长城基金认为,当前因资金筹码调整、事件冲击及交易情绪变化引发的市场波动,也可能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布局时点。不过,投资者需关注前期涨幅过高的一些科技股所面临的融资盘压力。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在无风险利率下行、流动性充裕、盈利预期好转以及资产重估的背景下,股市后续表现仍值得期待。
随着首批基金三季报出炉,科技成长主线成为配置焦点。从已披露的基金三季报来看,不少基金调整了持仓结构,增加了对科技成长主线的关注。例如,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宁德时代』、腾讯控股、恩捷股份的基金持股市值占净值比重均超过7%。北信瑞丰优势行业股票基金同样对科技板块保持较高关注度,其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新易盛、生益科技、『宁德时代』等公司。
北信瑞丰优势行业股票基金经理程敏表示,展望第四季度,市场上行的基础有望持续:政策支持实体经济修复、流动性维持宽松、低利率环境下居民有望继续加大权益资产配置。从历史情况看,新技术赋能周期或超10年,当前政策持续有为、新技术持续酝酿、部分产业业绩开始兑现,看好科技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当前投资聚焦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事实上,外资对中国科技行业的关注度也在提升。富达国际近期表示,中国已在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推动国产替代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下,中国的科技生态系统有望进一步强化。许多中资科技股具备强劲的基本面、稳健的资产负债表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等利好因素。尽管今年以来中国股市已出现回升,但不少科技股估值仍处于具有吸引力的水平。
瑞银财富管理将全球股票评级上调至“有吸引力”,理由是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关税压力缓解,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强劲投资周期。瑞银财富管理还将中国科技股评级上调至最具吸引力,理由是对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将人工智能货币化的能力越来越有信心。
摩根士丹利近期发表的报告称,今年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2025年前9个月,海外被动基金累计净流入180亿美元💵,已超去年70亿美元💵的水平,这表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正在恢复。
汇丰发布的“新兴市场投资意向调查”显示,全球机构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增长前景愈发乐观,尤其看好亚洲的经济增长和股市前景,而中国股市则成为他们投资新兴市场时的首选。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对中国股市的前景最为看好,远高于今年6月调查时约1/3的比例,反映出市场对中国提振经济政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