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21发射 中国空间站迎来新乘组!中国本年度第二次载人发射任务“神舟21号”预计于10月31日搭乘长征2F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前往中国天宫空间站。此前,中国空间站进行了一次精确变轨操作,将近地点抬升约4.7公里,远地点抬升约9.2公里,为神舟二十一号飞船交会对接创造最优条件。

神舟21号乘组由三名航天员组成,人选已在三月份选定,但具体名单将在发射前24小时公布。他们将在空间站与执行神舟20号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会师,使中国空间站再次迎来六人同时在轨的局面。经过数天的工作交接后,神舟20号航天员将于11月初返回地面,结束为期半年的太空工作,开始休养。

2022年11月30日,神舟14号和神舟15号进行了首次太空会师,神舟20号与神舟21号将是第七次太空会师。这表明中国空间站的运营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

神舟二十号于今年4月24日发射升空,三名航天员分别是陈冬、陈中瑞和王杰,其中陈冬担任指令长。该乘组先后完成了四次出舱活动,成为中国执行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乘组之一。其中9月26日的出舱活动首次由两名第三批航天员陈中瑞和王杰共同完成,标志着中国航天员队伍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陈冬通过神舟20号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的新纪录,其累计在轨时长将达到400天左右。他分别在神舟20和神舟14号任务中各进行了三次出舱活动,个人累计出舱次数达到六次。

自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开展首次出舱活动以来,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总次数已超过20次。特别是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神舟十二号至神舟二十号乘组均执行了出舱任务,经验日益成熟,任务内容涵盖舱外安装、巡检维护等多个方面。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和宋令东更是以9小时的单次出舱活动时长打破了美国航天员在2001年创造的世界纪录。
在失重环境中生活和工作,虽然短时间可能很新奇,但长时间来看远没有地面方便舒适,还可能对航天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中外航天员通常保持半年一轮换。
航天员在空间站中不仅要对空间站进行维护,还要开展各种实验。神舟21号乘组将继续进行涡虫空间再生等未完成的实验,并开展多项新实验。据报道,神舟21号任务将搭载25项太空实验设备。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航天员将在空间站首次开展脑机接口测试,探索用意念操控设备的可能性。此外,神舟21号任务期间还将为后续巡天望远镜🔭舱段对接做技术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