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卖粮款被冻结 警方让其退钱 农民遭遇“粮食洗钱”陷阱!最近,新乡一位农民卖出100多吨小麦,收到了28万元的款项。这笔钱在10月17日到账后的两天内,变成了“烫手的黑钱”,一家三口的银行卡被全部冻结,辛苦一年的收入化为泡影,一家人愁眉苦脸、痛哭流涕,不知该如何是好。幸好,事件迎来了新的进展,买粮人的账户已被曝光,警方追查后也确认了小麦的去向。

事情要追溯到半个月前。孙先生家世代务农,父母和哥哥负责种地,他专门负责找销路。今年秋天收成不错,院里堆着102吨小麦,准备换取孩子的学费和春耕贷款的钱。9月中旬,一个陌生“买家”主动联系他,询问小麦的容重和水分,给出的价格比当地粮库还高两分钱,并保证“装车就付全款”。买家的账号头像全是麦田的照片,配文写着“中国农民的丰收节”,签名写着:“诚信是我们的坚守,互利是合作基石”。孙先生觉得这是一个可靠的“大买家”。

10月17日,三辆大货车开进了村里,两个穿蓝色工装的监装员手持单据,逐一核对过磅,监控装车全程。下午三点多,手机响起提示音,28万元全款如约到账。孙先生赶紧把10万元转给妻子存着,8万元给哥哥,剩下的10万元准备买化肥。一家人高兴地盘算着:贷款可以还清,明年的种子钱也有着落了。但两天后的一场晴天霹雳让一家人完全懵了。孙先生去银行取款买化肥时发现账户被冻结,贵州警方说是涉及诈骗赃款。他急忙打电话给哥哥和妻子,结果发现三家人的银行卡都被冻结了,连微信零钱都提不出来了。

孙先生愤怒地拨打买家电话时提示已被拉黑,微信好友列表里也没有对方的身影。去找监装员,他们也一脸无辜,表示只是负责看着装车。原来,这28万元是贵州一受害者的诈骗款,骗子用赃款收购小麦,再转手卖掉,利用这个过程洗白黑钱,而孙先生成了被利用的“工具人”。眼看贷款快到期,孩子的学费也无着落,孙先生的母亲为此哭了许多次。事件很快引发了广泛关注,网友们愤怒不已,质疑为什么骗子的后果要由农民承担。

网友的讨论引起了两地警方的重视。贵州的办案民警连夜赶到新乡,与当地警方组成联合调查小组,通过调取监控、查询物流、采访粮商等手段,经过一周的努力,终于有了突破:这批102吨小麦被运到了山东聊城的一家二级粮库,骗子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转卖了这些小麦,套现的款项通过多个账户转移,已经消失。警方不仅追查到了小麦的去向,还帮助孙先生整理了证据。村委会连夜出具了证明,确认这批小麦确实是自家地里的收成。警方指导他们整理过磅单、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材料,上传至公安协作平台。原阳县农业农村局也积极参与,联合警方开设了“涉诈资金快速认定通道”,农业银行甚至主动联系孙家,提供纾困贷款。孙先生拿到警方的回执单后,半个多月来第一次睡了个安稳觉。
随着调查的深入,骗子的手法也彻底曝光。这些骗子专挑粮食、建材等大宗商品下手,瞄准了农民“重实在、轻防范”的特点。他们先是伪装成“大方买家”提出高价,用涉诈资金全款交易,派监装员营造专业感,等货物交到手后72小时内便转卖套现,整个过程极为迅速。此事件也给所有从事大宗交易的人提了个醒:千万不要因图省事而放松警惕,特别是在网上找到的买家,哪怕对方话语再好,未核实对方身份前绝对不要交易;尽量通过对公账户进行交易,保留转账凭证和聊天记录。毕竟,钱到账不代表一切安全,能够放心使用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