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在德国

比起各种海蟹,我更喜欢吃大闸蟹。虽然海蟹比大闸蟹贵得多,但我住在海边,从小就能抓到梭子蟹,所以对海蟹并不稀奇。大闸蟹那种略带土腥味的味道非常吸引我,便宜又好吃,性价比高。然而,这种我喜欢的大闸蟹在国外却成了入侵物种。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闸蟹入侵了许多国外地区,尤其是欧洲,成为世界前100种入侵物种之一。

大闸蟹的学名是中华绒螯蟹,但我们还是习惯叫它大闸蟹。20世纪初,大闸蟹意外进入德国后数量激增,迅速扩散到北欧的许多河流和河口。英国泰晤士河也出现了大闸蟹数量的爆炸式增长,甚至美国也开始出现大闸蟹。其中,德国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大闸蟹食量惊人,几乎什么都吃。它们在河岸松软的淤泥中寻找食物,破坏了河岸结构,损害了水坝、堤坝、滤网、水泵和取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德国有关部门估计,这些基础设施的损失已达数亿美元💵。大闸蟹还会主动狩猎,与当地螃蟹形成竞争关系。一只雌性大闸蟹一次最多可以产下100万枚卵,迅速改变了入侵区域淡水和咸淡水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结构。

大闸蟹是东方肺吸虫的宿主,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但前提是吃了未煮熟的大闸蟹。大闸蟹能在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区域栖息,这些污染物的生物累积可能会转移到包括人类在内的捕食者身上,造成进一步的影响。大闸蟹还破坏了商业渔网和渔获物,经常导致渔网破损,其他渔获物受损甚至死亡。此外,大闸蟹堵塞了水泵、滤网和进水口,破坏了鱼类洄游通道,使得很多保护鱼类无法正常洄游。

大闸蟹非常灵活,一天能移动17公里,还能爬上陡峭的墙壁。这使得捕捉它们变得非常困难。德国因大闸蟹泛滥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达到了约8000万欧元💶。

大闸蟹是如何抵达欧洲的?欧洲人提出了多种猜测,因为没有人主动引入过大闸蟹,它们可能是偷渡或被意外带过来的。1932年,研究人员发现德国汉堡的一艘轮船“阿特米西亚号”(SS Artemisia)的海水储罐内有两只活体成年大闸蟹。科学家们推测,这些大闸蟹是在幼体时被吸入船舱,到达德国港口后又被吐出来。科学家认为,大闸蟹之所以能在长途旅行中存活,是因为船舱内还有它们的食物,如小型端足类动物。

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闸蟹最初是通过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被意外引入德国的。一艘名为“格菲翁”号(SMS Gefion)的舰艇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参与了军事行动,返回德国时将大闸蟹带回了威廉港。进入德国河流后,大闸蟹凭借其广泛的食性、水陆两栖的呼吸系统、低盐度要求和超强的攀爬能力迅速扩散。

生物学家阿尔伯特·潘宁在1939年表示,大闸蟹不怕污染的特性是其扩张的关键。20世纪中叶欧洲工业化鼎盛时期,德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国的水道污染达到顶峰,导致大多数鱼类死亡或消失。这一时期反而让大闸蟹抓住机会疯狂繁衍。

为解决大闸蟹泛滥的问题,欧洲国家尝试了各种策略,最有效的是提高捕捞效率。比利时弗朗德地区环境署和安特卫普大学研发出专门诱捕大闸蟹的陷阱,但效果一般。有人提出靠吃来解决问题,但欧洲人没有吃大闸蟹的习惯,而且这些大闸蟹常出现在被污染的河道中,体内富集了重金属、二恶英和多氯联苯,不适合食用。以前欧洲人曾将大闸蟹捣烂作为饲料,但知道它们脏后就不敢了。大闸蟹还是寄生虫的宿主,不会烹饪的欧洲人如果没煮熟,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他们抓到大闸蟹后会先用碎木机切碎,然后在水泥窑中高温焚烧。看起来像是恨死了大闸蟹,其实也是真没招了。如果我在现场,我可能会流下克制的泪水,从嘴角流出。不过我肯定也不敢吃这些脏大闸蟹,超市里十来块一只的对我来说就非常高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