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片场化妆间的灯已经亮起。沈音孜坐在镜前等待化妆师上妆。这是一场持续近三天的拍摄,从第一天清晨到第三天凌晨,她需要在片场度过近50个小时。

沈音孜是宁波财经学院广告学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同时她还是一名短剧女演员。两年时间里,她参与了几十部短剧的拍摄,十余次担任重要角色,目前日薪达到了四位数。尽管是非科班出身,这段经历对她来说意义非凡。

谈及入行起点,沈音孜将其归结为内心的向往。从小就对表演感兴趣,广告专业的学习让她对拍摄设备和编导流程更加熟悉。2023年5月,她在剧组招募群演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50元的报酬是她进入行业获得的第一笔回报。一个月后,她在一个片场顶替了一个空缺角色,从“移动背景板”变成了有台词的角色,正式开启了她的短剧行业之路。

从此,她开始频繁出现在台前,饰演有分量的角色。为了贴近角色、磨炼演技,她曾用两个晚上读完200多章的原著小说,熬夜分析角色的人设和剧情走向,几乎背下了所有台词。2023年12月,入行五个月时,沈音孜接到了第一个重要角色——一部荒岛求生题材短剧的女反派,这意味着她不再是串场的“快闪”演员,而是全程跟组的重要成员。
沈音孜敢争取机会,也敢于迎接挑战。吊威亚、下水,她都亲自上阵,会骑马的技能更让她在剧组中显得独特。这份敢于尝试的精神让她戏路大开,从白月光到财阀千金,从花魁到女帝,她都演了个遍,甚至成了小有名气的“恶毒女配专业户”。2024年3月,她半个月内在三个不同剧组之间辗转,两个重要角色、一个电影客串,填满了她的生活。
高强度的拍摄节奏让她极速成长。出演重要角色时,她早上五六点就要进化妆间,一天要喝四五杯咖啡来保持状态,有时甚至拍到第三天凌晨才收工。这种连轴转的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演技,也在为人处事、做事方式和与人交流方面让她成熟了很多。
然而,在镜头前体验了百态人生后,沈音孜对自己现实人生的规划显示出超越年龄的清醒。她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感情戏是她难以驾驭的领域。一次因感情戏表现不佳而被导演批评的经历,让她更客观地审视自身的边界。此外,家庭观念上的差异也让她面临一定的阻力。
综合这些因素,沈音孜没有选择将短剧作为终生奋斗的主业,而是理性地将其定位为一份薪资可观的副业。她渴望探索演艺行业之外的人生可能性。这段经历对她来说像一场梦,她计划在未来回归广告专业本行或另寻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这段跨领域的实践成为她认识世界和自己最独特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