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诺 徐海涛:15万次的“等待”|新华走笔

陈诺 徐海涛:15万次的“等待”|新华走笔

今日霍州北京2月7日电 2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15万次的“等待”》的报道。

1月20日晚,安徽合肥西郊科学岛,“人造太阳”控制大厅屏幕上,一行英文跃入眼帘:“Waiting for next shot”,再熟悉不过,却又戳中了我们。

等待下一“炮”,是这里的术语。一“炮”意味着“人造太阳”的一次放电实验,每次实验结束,屏幕上都会出现这句话,进行下一次实验准备。

这天下午,这里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刷新世界纪录。大屏幕显示其内部冒出红光,“998、999、1000……”随着计时器突破4位数,沉寂的大厅一下爆发出掌声,现场的科研工作者和我们情不自禁起立、振臂高呼,EAST最终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历史性一刻,兴奋夹杂着疲倦席卷而来。过去一周,我们和科研工作者一起守在这里,从早到晚,不眠不休,终于见证人类第一次点亮亿度千秒的“太阳”!

这是“人造太阳”自2006年建成以来,第150425次放电实验,也意味着在它之前,屏幕上出现过15万次的“等待”。

“种太阳”难吗?当然!要在地球上模拟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需要集“超高温”“超低温”“超强磁场”“超高真空”“超大电流”等极端条件于一身,这都考量着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工程实力。

这背后,是几代中国科学家前赴后继的“等待”。早年,从国外拿物资换装置;后来,立志自己建装置;如今,中国的“人造太阳”频频打破世界纪录。

就在4年前,同样在这个大厅,我们“等待”第98958次实验,正是这次,EAST实现1.2亿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世界纪录;两年前,第122254次实验,403秒,再度刷新纪录……

“等待”中有“处处拼”。由于装置运行准备周期长,实验冲刺常赶在夜里进行,现场全天灯火通明,无论男女老少,困了就在椅子上打盹,饿了扒几口盒饭,实验倒计时了,又目光炯炯,各司其职。

物理实验总负责人龚先祖——这位“发量堪忧”的中年大叔凌晨4点还坐镇实验,小憩时他亮出手机照片向大家“炫耀”年轻时的满头黑发,称“人造太阳都是头发换来的”,再背着手笑笑,坐回工位。

“等待”中有“不服输”。这群“等待者”中有老龚这样的“60后”“70后”,也有“80后”“90后”甚至“00后”,几乎是一个“跨世纪”的团队,也是一群“不信命”的人。1000秒的实验目标,其实早在2024年初就开始准备,理论不难,难在要在万分之一的精度上调整上千种系统参数,经历了春、秋、冬三轮周期性实验。一天夜里,“师父”们回去休息了,一群年轻人一合计“还能熬”,干脆继续实验,虽然依旧失败,但“小鬼当家”别有气魄。

“等待”中更有几分“敢为天下先”。要知道,哪怕是两年前的403秒,如今仍旧是世界纪录。功勋卓著的EAST,完全可以等待升级改造后,再进行冲刺。这一轮实验持续了一周多,一度卡在700秒好几天,按说也是绝佳的成绩了。

团队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却告诉我们:“还不够。”

1000秒,是聚变发电的一个“门槛”。“聚变反应达到千秒量级能够实现很好地自我维持。”他说,高约束模式条件下的亿度千秒,意味着人类首次在实验装置上模拟出未来聚变堆高效稳态运行必备的环境,从此聚变研究已经从基础科学迈入真正的工程实践了。在有生之年,我们也许能够见到一盏由聚变能点亮的灯光。

原来,面向寰宇的人,早在寰宇之中。

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我们陪这群“种太阳”的人守在这里。不确定哪一次会成功,不确定啥时候能结束,能够确定的,是他们在一步一步接近“太阳”。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1958年,国家决定“放个大炮仗”,一群人隐姓埋名,走进戈壁,6年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浩瀚太空,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如今2025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发布,中国空间站等图案引人注目。

算下来,1066秒不到18分钟,放至人生,不过一瞬。为了这一瞬,“人造太阳”经历数十年、几代人和超过15万次的等待,这就是科学。而你我的一生,不也是不断“等待下一次”的过程吗?

等待下一次相遇、等待下一次面试、等待下一次起飞……哪怕关山重重,哪怕圆梦不易,但请相信“等待”的力量。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迈,驰而不息、慢而有恒,日积月累的坚持,总能赢来厚积薄发,等到拨云见日,等到冬去春来。凡有等待,就有启程,“下一次”可能就是成功的那一次。

离开科学岛时又是凌晨,控制大厅里空无一人。距离农历蛇年春节还有8天,我们正和太阳一起,奔向新征途……

特别声明:[陈诺 徐海涛:15万次的“等待”|新华走笔]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文传学院】专注为钥,叩响心门——“启航·梦之队”突击队开设专注力心理课(文传学院的特色是什么)

以科学理论为支撑,融合互动体验与实战训练,让抽象的专注力原理变得可触可感。通过这样的体验,孩子们不仅直观感受到专注于呼吸时的状态,更在练习中初步掌握通过调控呼吸来稳定注意力的实用技巧,为后续在学习活动中主动运…

【文传学院】专注为钥,叩响心门——“启航·梦之队”突击队开设专注力心理课(文传学院的特色是什么)

几何难题求解秘籍?辅助线竟有这般神奇作用(50道经典几何难题)

以求解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为例,当我们遇到多边形时,可以运用对角线这一辅助线,将多边形拆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一旦画出了辅助线,那些原本不易察觉的条件便会显现出来。 在解题过程中,你是否遇…

几何难题求解秘籍?辅助线竟有这般神奇作用(50道经典几何难题)

马斯克再放大招!Grok AI短视频爆火,一夜全网刷屏(马斯克放大招发布Grok 2#AI#数字人#马斯克)

还没过去一天,𝕏上Grok生成的视频已经开始火起来了,甚至有网友表示自己已被Grok视频淹没:马斯克推荐的Grok版「魔戒小分队」:甘道夫、Grok的AI女友Ani等 马斯克还透露推特此前的短视频Vin…

马斯克再放大招!Grok AI短视频爆火,一夜全网刷屏(马斯克放大招发布Grok 2#AI#数字人#马斯克)

《朝雪录》魏言之谁演的?李岱昆下场替“渣男”角色道歉(朝雪录魏言之配音)

据悉,魏言之扮演者是演员李岱昆,从其个人资料看到,关于他撞脸话题受到不少的关注和热议。据悉,余承恩也出演了《朝雪录》(饰燕离),因此,弹幕上也有网友说魏言之、燕离长得好像,有的还差点以为是同一个演员分饰两角呢…

《朝雪录》魏言之谁演的?李岱昆下场替“渣男”角色道歉(朝雪录魏言之配音)

一个动作冲上热搜,李晟与蔡文静同框,少女和少妇的区别一目了然(1个动作)

李晟身着一袭蓝色印花长裙,花纹简约而诗意,方领设计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她优雅的锁骨,温婉的少妇气质在这浪漫的装扮中愈加明显。李晟的选择,是一种豁达与包容,是从内心流露的自信;而蔡文静,则代表了一种传统美德的坚守…

一个动作冲上热搜,李晟与蔡文静同框,少女和少妇的区别一目了然(1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