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受阻,联发科如何突破困境?

高端化受阻,联发科如何突破困境?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PC时代过去,AI时代来临,以『芯片』产品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前景依然十分可观。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剧烈震荡的2025年,联发科(MediaTek)以天玑9400『芯片』的3nm制程突破与2024全年营收5305亿新台币(约人民币1175亿元)的亮眼成绩,再次证明其市场韧性。

然而,野村证券在2025年初的报告中泼下冷水:尽管上调目标价至1250元新台币,却维持“中立”评级,并警示其面临ARM授权费暴涨、ASIC项目延后与高端市场增速放缓三重风险。

多重矛盾信号折射出联发科深层次的战略困境——如何在技术迭代、品牌认知与生态重构的夹缝中,完成从“中端之王”到“高端领跑者”的惊险跨越?

技术围城:制程竞赛与生态依赖的双重枷锁

众所周知,『半导体』行业既是一个技术研发门槛较高的赛道,也是一个对精密生产制造有着严苛要求的行业。但是即便如此,行业同样拥挤不堪,各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样白热化。

而且,这个赛道的竞争已从昔日单一制程的“装备竞赛”,逐步跃进演变为“技术+生态”的立体战争。

据了解,联发科虽在2024年实现3nm量产,但其技术路线仍显被动。其一是制程追赶的边际效益递减,让联发科的挑战随之而来。

例如,公开数据显示,台积电3nm工艺单次流片成本超1.5亿美元💵,而联发科的研发投入占营收24%,却低于高通(31%)与『英伟达』(35%)。而天玑9400虽在CPU多核性能上追平『骁龙』8 Gen4,但GPU峰值性能仍落后15%,能效比差距在高负载场景下进一步放大。更为严峻的是,苹果与高通已规划2025年下半年导入台积电2nm工艺,技术代差可能再次拉大。

与此同时,ARM授权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在头顶高悬。据了解,其ARM于2024年将高端『芯片』授权费上调300%,导致天玑9400/9500单颗『芯片』ARM权利金成本增加10美元💵,净利润率从20%骤降至10%。

虽然联发科与阿里平头哥合作开发RISC-V架构AI『芯片』,但量产需至2026年,因此短期难以摆脱ARM依赖。据观察,联发科AI生态的孤岛效应,也给联发科带来了挑战。例如,其NeuroPilot AI平台开发者生态活跃度仅12%,远逊于『英伟达』CUDA(68%)与高通AI Engine(30%)。

很显然,生态弱势直接制约其AI『芯片』的商业化落地,例如天玑9400的终端侧大模型功能比高通『骁龙』X Elite晚一年推出,错失市场先机。

此外,生成式AI要求端云协同,但联发科在云端算力领域布局薄弱。『英伟达』通过GPU+DPU组合占据云端优势,而联发科ASIC业务预计2026年才能贡献10亿美元💵营收,且依赖定制化『芯片』策略,难以形成通用计算能力。若云端能力无法补足,其端侧技术优势可能被边缘化。

而且,联发科60%以上营收依赖中国市场,而美国对先进制程设备的出口管制可能限制其3nm/2nm工艺获取。此外,印度、东南亚市场的本土化政策(如印度要求电子产品30%本地生产)增加了供应链复杂度。

据分析,联发科的定位困局,尤其是性价比基因与高端野心的撕裂,更是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障碍。实际上,早年联发科的成功,源于其对中端市场的精准卡位。

但是成也定位、败也定位,这一基因也正在成为其冲击高端的最大掣肘。一方面,品牌认知的“锚定效应”,让联发科的价格上探十分困难。

例如,Counterpoint调研显示,即便天玑9400性能比肩『骁龙』8 Gen4,仍有72%消费者认为“联发科『芯片』适合中端机型”,仅18%愿为搭载天玑『芯片』的旗舰机支付溢价。

这种认知固化,也导致OPPO Find X8、vivo X200等机型虽采用天玑9400,仍被定位为“性价比旗舰”,与高通版形成价格梯度,也进而影响了公司的整体业绩水平。

另一方面,联发科的客户策略左右摇摆,也让其核心客户并不稳固。据媒体报道,联发科2024年将天玑9400单价提高20%,但小米、荣耀随即削减订单转投高通,致使其旗舰『芯片』出货量增速从预期的70%降至48%。『三星Galaxy』 S25系列仅30%机型采用联发科『芯片』,反映出头部厂商对其稳定性的疑虑。

更为致命的是,联发科在产品定义方面,一直是跟随者的角色,并因此陷入了困境。例如,联发科长期奉行“S曲线切入策略”,待技术成熟后快速跟进,但在AI手机与PC浪潮中,这一策略导致创新滞后。

以高通『骁龙』X Elite为例,该款产品早在2023年就支持终端侧70亿参数大模型,而时至2024年底,联发科才集成类似功能,错失首发红利。

高端市场与低端市场如何兼得?

据了解,联发科在2024年凭借天玑9400『芯片』的3nm工艺和全大核设计,实现了性能飞跃(峰值性能提升41%,功耗降低44%),并成功打入三星旗舰供应链。这标志着其首次跻身高端市场核心圈层。

然而,这一突破背后是高昂的研发成本:3nm制程的流片费用高达数亿美元💵,且台积电产能优先供应苹果、『英伟达』等巨头,导致联发科面临供货延迟风险。

而尽管天玑9400营收在2024年翻倍至20亿美元💵,但高端机型出货量有限(如vivo X200、OPPO Find X8系列),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毛利率提升空间受限(2024年毛利率49.6%,仍落后于高通)。

此外,高通凭借『骁龙』8 Gen4的Oryon架构和苹果A系列『芯片』的生态闭环,持续挤压联发科的生存空间。

而高通历史上多次通过价格战压制联发科,例如2016年『骁龙』625以低价策略抢占中端市场,导致联发科P20市占率流失。若高通在2025年重启价格战,联发科的高端化战略可能被迫放缓。

而且,在中低端市场,联发科的性价比优势也被瓦解。例如,联发科长期依赖中低端市场(2024年第三季度市占率38%),但Arm架构授权费暴涨300%直接抬升了『芯片』成本,而紫光展锐等本土厂商以更低价格抢占入门级市场,高通则通过『骁龙』7系列降价(单价低于10美元💵)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尽管天玑8250、8350系列在中端市场表现稳健,但其毛利率已从2022年的49.4%下滑至2023年的47.8%,2024年仅回升至49.6%,显示成本压力持续存在。

而在新兴领域,PC与车用『芯片』的突围难题也是联发科面临的新挑战。例如,CT-X1智能座舱『芯片』需面对『英伟达』Orin和高通『骁龙』Ride的垄断地位,且汽车行业认证周期长(通常3-5年),商业化进程可能滞后。

尽管与『英伟达』合作开发GB10超级『芯片』,但其在『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领域的积累远不及英特尔、AMD,短期内恐怕难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

从硬件供应商到系统整合者,生态重构或是惊险一跃

在『芯片』行业竞争加剧之时,联发科的破局之道或许在于,如何跳出“『芯片』性能”的单一维度竞争,转向生态构建与场景定义。

例如,在智能驾驶赛道,车规级『芯片』成为其突围窗口。据报道,联发科与『英伟达』合作的Dimensity Auto座舱平台已打入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2024年车载『芯片』营收增长180%,市占率从2%跃升至12%。

其CT-X1『芯片』凭借3nm工艺与30 TOPS本地AI算力,有望在2025-2030年智能汽车算力需求爆发期(年复合增长率29%)抢占20%以上营收。

与此同时,联发科在边缘计算上的生态卡位,也让其生态布局会更进一步。据了解,联发科AIoT『芯片』在亚马逊Echo、小米智能家居中占比超60%,2024年营收占比达35%。

随着开源模型降低边缘AI门槛,其“低功耗+高集成度”优势可在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等场景构建“端-边-云”协同生态。实际上,联发科在端侧AI技术上表现亮眼,天玑9400的NPU890支持端侧LoRA训练,AI跑分超10000分,并推动生成式AI手机渗透率提升。

然而,其生态影响力逊于高通AI Stack和苹果Core ML:开发者更倾向为市场份额更大的平台优化应用。尽管联发科发布《生成式AI手机产业白皮书》并联合厂商构建接口,但开源模型(如『DeepSeek』)的普及降低了硬件厂商议价权,导致其“技术强但生态弱”的困境加剧。

除此以外,其ASIC业务的战略纵深,也让其未来的生态布局充满了想象力。尽管野村警示其AI ASIC项目可能延后至2025年Q2,但联发科与AWS合作的AI推理『芯片』预计2026年量产,单颗性能比肩『英伟达』H100且功耗降低40%。

预测数据显示,联发科如在2028年450亿美元💵的AI加速器市场中占据10%份额,将新增45亿美元💵收入。 由此可见,在向系统生态整合方向转型后,联发科在业绩方面依然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结语

联发科的困境,本质是全球化『半导体』产业链重构下,一家“跟随者”向“领跑者”转型的必然阵痛。其优势在于对市场趋势的敏捷捕捉,而短板则在于技术原创性与生态控制力的缺失。

2025年,随着RISC-V挑战ARM霸权、AIoT场景爆发与智能汽车算力需求激增,联发科需在三个维度实现质变:一是以“压强式研发”突破制程与架构依赖,将研发占比提升至30%以上;二是以开源生态重塑开发者关系,将NeuroPilot平台工具链标准化;三是以场景化叙事重构品牌认知,从“参数比拼”转向“价值定义”。

正如管理学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言:“颠覆性创新往往诞生于边缘市场。”联发科若能以车规『芯片』与边缘计算为支点,在“技术民主化”浪潮中构建跨场景生态联盟,或将在『半导体』产业的权力游戏中开辟一条差异化突围之路。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彻底告别“性价比依赖症”,在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中完成从“方案商”到“标准制定者”的惊险一跃。

特别声明:[高端化受阻,联发科如何突破困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成名后抛妻弃子,转身娶嫩模改名,他告诫我们做人要有良心(成名抛妻弃子的『明星』️)

就这样,她跟着傅程鹏进入到了南京的文工团,两个人成为了“同事”。 值得一提的是,傅程鹏虽然对这个小学妹有好感,但捅破这层窗户纸的人,并不是他。 程愫凭借一个个经典的角色,坐上了“军旅一姐”的宝座,而傅程鹏凭…

成名后抛妻弃子,转身娶嫩模改名,他告诫我们做人要有良心(成名抛妻弃子的『明星』️)

大鼠精氨酸酶1(Arg1)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精氨酸酶-1)

用纯化的大鼠精氨酸酶1(Arg1)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精氨酸酶1(Arg1),再与HRP标记的精氨酸酶1(Arg1)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

大鼠精氨酸酶1(Arg1)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精氨酸酶-1)

『陈赫』前妻内衣大胆出镜,深V长裙👗展优雅风采,39岁状态逆天如少女(『陈赫』前妻比基尼👙美照)

随后她巧妙地在造型中加入了黑色内搭,瞬间将整体风格转向内敛优雅,展现出成熟女性♀️收放自如的时尚态度。 现在,两人都找到了适合的生活方式:许婧在异国他乡与爱人经营着梦想中的事业;『陈赫』则重组家庭,用综艺节目重塑公众…

『陈赫』前妻内衣大胆出镜,深V长裙👗展优雅风采,39岁状态逆天如少女(『陈赫』前妻比基尼👙美照)

『那英』老公疑似不忠诚!与年轻美女十指相扣,离开酒吧后返回『那英』别墅(『那英』老公叫啥)

从地下车库到客厅全程自动抬杆的4亿别墅,到女孩指甲盖上泛着的樱花粉,每个细节都被4K高清镜头放大——这哪是八卦? 45天前,孟桐还在『那英』的英国vlog里扮演完美丈夫,切牛排的动作被弹幕夸"温柔到骨";转眼

『那英』老公疑似不忠诚!与年轻美女十指相扣,离开酒吧后返回『那英』别墅(『那英』老公叫啥)

灼灼韶华》中的配角专业户,2025年已有五剧播出,还有七部待播(《灼灼韶华》剧情)

正在热播的女性♀️成长年代剧《灼灼韶华》由实力派演员热依扎与杨祐宁联袂主演。为把握这次机遇,禇韶华与陈大顺父子精心准备,最终从高谦益处获知军队采购药材的商机。2025年已有《漂白》《大河之水》等五部作品与观众见面…

《<strong>灼灼韶华</strong>》中的配角专业户,2025年已有五剧播出,还有七部待播(《<strong>灼灼韶华</strong>》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