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中的时候,知乎突然限制了PC端网页用户的浏览。在非登录用户点击“展开阅读全文”时,系统会强制弹出登录窗口,不登录只能看到内容摘要。
知乎的这一举动无疑引来一部分访问用户的不满,但也许是为了防止网站数据被抓取,知乎还是态度强硬的上线了这一功能。可最近有网友发现,知乎又悄悄取消了这个限制。
去年5月的限制措施,彼时正值ChatGPT带火的AI大模型疯狂在互联网上抓取数据。而知乎通过修改网页代码,让未登录状态下连完整回答数据都不传输,堪称物理隔绝爬虫的狠招。毕竟,知乎创始人周源曾直言:“高质量内容库是我们在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保护数据,就是保护平台的未来发展。
虽然这一切的初衷能够理解,但用户这边却并不买账。自策略施行后,知乎的活跃度就持续下跌,付费会员增速更是从巅峰期的93%骤降至13%。
不过,这次知乎之所以放手,倒也不一定是因为日活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或许是AI行业训练逻辑的剧变。过去两年,Scaling Law统治着AI赛道,厂商们一直推举着数据越多,模型越聪明的论调。
但时间来到2025年,DeepSeek通过模型结构优化和蒸馏技术,用更少数据实现高性能。而后面马斯克发布的Grok 3,虽然砸钱堆算力却收效甚微。这些变化都让行业意识到,通过算力堆叠并非唯一解。
这一训练策略的改变对于知乎无异于釜底抽薪,如果数据价值不及预期,何必为了防爬虫得罪用户?更何况,知乎自己也在积极布局AI,从“知海图AI”到接入DeepSeek-R1搜索,与其严防死守,不如开放内容吸引流量,为自家AI产品蓄能。
对于当下的内容平台来说,AI的出现不仅影响到了活跃度,更使知识变现的需求减少。如何变更商业模式,也许是他们需要后续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