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机是不是正在走“弯路”?

AI手机是不是正在走“弯路”?

文|道总有理

前几日,苹果升级版Siri再次跳水,引发股价大动荡。

苹果原本计划在2024年6月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展示Siri的新功能,而知情人士对媒体表示,现在这些功能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才能推出。根据担任苹果高级总监的Robby Walker所述,推迟发布的原因是质量问题,公司发现新技术的成功率仅为66%到80%,也就是说,大约每三次交互就会出现一次错误。

这让苹果有些尴尬,毕竟此前大饼已经画了。去年6月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通过视频演示公布了一些关键的AI功能,对提升Siri的个人助理能力至关重要。

相比苹果,国内手机厂商在AI手机的落地进程上似乎很顺利,不久前,华为、荣耀、OPPO、小米等厂商更是纷纷高调接入『DeepSeek』 R1模型,为各家的AI手机带来了新的想象力。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手机厂商对AI手机寄予的厚望能换回丰厚的回报吗?

又或者说,回到一个根本的问题上:AI手机真的是未来手机的发展形态吗?

AI手机还只是手机厂商造出的概念?

2024年,是AI手机元年。年初,OPPO CEO陈明永一句“AI手机时代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阶段”,拉开了AI手机走上舞台的帷幕。紧随其后,各家厂商争相推出新手机,不约而同地以AI功能为卖点,为其贴上“AI手机”的标签,试图向消费者讲述“AI手机”的新故事。

到了年底,OPPO、vivo、荣耀、小米、华为更是接连亮出AI大招,AI智能体、AI手机操作系统(AI OS)等概念走上前台,在各家厂商的PPT上频频刷屏。

手机厂商们不遗余力地鼓吹AI手机,然而消费者似乎冷静得很。据国外知名二手交易平台SellCell的调研显示,大部分用户对『智能手机』上的这些新兴AI功能并不感冒。

这项调研覆盖了2000名年龄满18岁的『智能手机』用户,其中半数为iPhone用户,另一半则为三星『智能手机』用户,他们分别体验了Apple Intelligence和Galaxy AI。调研结果显示,高达73%的Apple Intelligence用户和87%的Galaxy AI用户认为,这些新功能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价值,甚至有些人觉得几乎没有增加任何价值。

在国内,情况类似。自媒体雷科技通过采访朋友和亲戚,看看他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对AI手机的反应,问及“AI会成为你们购买手机的动力吗”,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不会,只有一位受访者表示会考虑,但很难成为关键因素。

这其实就是当前AI手机最大的问题,广大用户感知不到AI手机有何不同,甚至是不同品牌的AI手机有何不同。

为什么?与Deepseek、ChatGPT、Sora等依托大模型诞生的AI应用不同,尽管AI手机通过自研大模型或接入第三方大模型,可以实现功能上的一些智能化创新,可是这些创新几乎都是在手机原有的拍照影像、续航散热、通信通话等基础性能上做出的改变。在本来就性能过剩的情况下,细微的、局部的、不成熟的改变,根本无法给用户带来深刻的感知。

比如“AI消除”,这个功能在手机上的使用率相对较高,但这一功能无非是给用户拍照后提供了一点修图的便利,对大部分用户而言,有没有这个功能,无足轻重。

用户无法感知AI手机带来的变化,这也决定了大众对AI手机这个概念无法形成一个成功的认知。因而,某种程度上来讲,AI手机目前仍只是手机厂商们为打破『智能手机』市场的“僵局”而制造出的一个概念而已。

对手机厂商而言,将这个概念真正落到某一款手机上,使之成为AI手机的标杆性产品,才是最难的。

手机不需要生产力变革

去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终于带着自己的AI系统“Apple Intelligence”走到了人前。苹果在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这项与OpenAI深度合作的成果,这一AI全家桶功能包括了智能助手、邮件摘要、图片修改、自动翻译等。然而,你可能发现了,这些功能在国内主打AI为卖点的手机上已经是基础操作。

现有市面上已经发售的AI手机,基本上都涵盖了实时双向翻译、写作与沟通辅助、AI影像与修图、智能语音助手等AI功能。但是将这些五花八门的AI功能部署到最新的旗舰产品中,并投入重金营销,却没有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一方面自然是所谓的AI功能还远未成熟,也达不到智能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像文档总结、实时翻译、文章撰写等AI功能,在技术层面确实很“高大上”,可实际上使用手机时,这些功能反而用到的机会不多。一般而言,普通用户既没有在手机上看文档、写报告、写文章的习惯,也没有多少通话需要实时翻译或者去浓缩摘要。

根据SellCell的调查报告,Apple Intelligence中的写作工具和通知摘要功能使用率较高,而其他功能如优先消息、照片清理、智能回复等则使用率一般,照片自然语言搜索和转录摘要等功能更是鲜有用户尝试。

使用频率低,透露的不单单是技术问题,而是这些AI功能的价值多偏向于生产力提升,为用户提供工具,这背后多少有些“生搬硬套”的感觉。因为无论是大模型还是基于大模型诞生的AI应用,都最先在PC端的办公场景实现落地,并带来生产力的提升。手机端的AI功能也集中在工具上,这似乎是仿照PC端、直接加入了大量办公功能,并没有考虑到手机端用户的需求。

从用户需求出发,AI手机需要朝着“实用”方向发展吗?不然。在『智能手机』多年来陷入创新停滞的背景下,用户更需要AI手机带给他们体验上的新鲜感,或者更大的娱乐性。

去年10月份,荣耀前CEO赵明在发布会现场,仅一句指令,手机就自动下单了2000杯咖啡。这一功能为AI手机的发展提供了示范,也唤醒了大众对AI手机的想象,即未来用户只需与手机智能助手轻松聊天,就能完成美化照片、点外卖、打车、购物等一系列操作。这也是为什么手机厂商们都在打造“AI私人助理”或“AI智能体”的原因。

但是这显然触碰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无法解决的“App孤岛”问题。想要实现系统级的AI操作,需要手机厂商与App背后的各大『互联网』公司展开深度合作,打通三方数据和权限,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AI生态。然而,那些超级APP身后的『互联网』巨头们恐怕不会同意。

这或许也将是AI助手未来进化面临的最大的限制。

一个硬件不行,AI“全家桶”就行了吗?

去年手机厂商们集体转向AI手机的竞技场,今年他们又做出了近乎一致的举动—搞生态。

前不久,荣耀CEO『李健』在 MWC2025 上首次公开亮相,并正式发布荣耀阿尔法战略。他宣布,荣耀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的身份,全面转型为全球领先的 AI 终端生态公司;华为也推动 AI 大模型技术全面融入终端系统,重构以 AI 为中心的鸿蒙原生智能;雷军同样表示,AI 技术将深度融入小米的各类终端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使用体验。

简单点说,手机厂商借助这次AI技术进步对硬件的升级,不会只停留在『智能手机』上,而是触及各种终端产品。这对于已经成功搭建起相对完整的硬件生态的手机厂商们而言,自然不是难事,可AI手机未能在市场上掀起浪花,生态化的打法又能带来改变吗?

值得一提的是,以AI为卖点的其他硬件确实出现了拉动销量的利好。比如AI PC,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AI PC的出货量稳步增长,达到580万台,占PC总出货量的15%。

再比如AI耳机,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耳机耳麦传统主流电商市场的销量已达31.5万副,销售额为3.4亿元,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了260.9%和405.9%。

不过这些AI硬件其实和AI手机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AI功能不足以打动消费者,成为左右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一位电脑门店的销售员表示,“游戏玩家或需要设计、渲染、剪辑的专业用户更看重电脑的处理器、内存、显卡、电池等配置,普通用户则会考虑性价比,很少有消费者是看中电脑的AI功能而买单的。”

而且一个尴尬的情况是,随着AI应用不断带来惊喜,出现了像Deepseek这样的爆款,这其实削弱了AI手机或AI PC自带的AI能力。用户在手机或PC端下载Deepseek、『豆包』等应用,同样能体验AI技术带来的升级,而不用购买AI手机或AI PC。

换句话说,目前这些以AI为卖点的硬件所带来的智能化,可替代性太强。更何况,现在还出现了一个智能体Manus,可能直接要颠覆『智能手机』。

这不是玩笑。除了Manus,此前Open 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投资的 Humane,发布了一款个人助理设备AI Pin,形状像一枚胸针,用磁铁吸附在衣服上,内置大模型 ChatGPT 等,可以通过语音进行自然交互。尽管这款产品失败了,但它的出现说明了在用户被『智能手机』垄断了注意力的时代,一款能够更让人专注、更少被干扰的 AI 设备是有市场的。

这或许应该令手机厂商们警惕:AI时代给『智能手机』带来的到底是机会还是危机?

当然,在一个统一的生态中,大模型技术也让硬件之间的互联互通、多模态交互有了新的想象力,这对消费者来讲或许是一大吸引力。只是,软硬件的协同是华为、小米、荣耀等更擅长打造硬件的厂商们必须跨越的坎。

从模块化手机、到折叠屏、无屏化手机,再到如今的AI手机,巨头们对『智能手机』的未来形态的探索一直未停止,这也是从产品创新乏力的泥淖中走出来的根本路径。AI技术蕴藏的想象力或许恰恰是『智能手机』所需要的,但它能否真正给『智能手机』带来变革力量,驱动『智能手机』向下一阶段成功进化,现在谁也无法确定。

特别声明:[AI手机是不是正在走“弯路”?]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渔民捕获巨型石斑“鱼王” 250斤重卖34500元(渔夫发现巨大怪石)

9月11日晚上,福建泉州惠安县小岞镇的一位渔民黄昆强在台湾海峡捕获了一条长约1.8米、重达250斤的巨型石斑鱼。这条石斑鱼上岸后以34500元的价格售出

渔民捕获巨型石斑“鱼王” 250斤重卖34500元(渔夫发现巨大怪石)

年龄太大,方言太假,爱情戏太多,《我们的河山》焦俊艳被喷惨了(年龄太大了)

除了剧情设计上的不足,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也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其中,由焦俊艳饰演的王彧一角尤其受到观众质疑。剧中王彧初登场时是个刚毕业的女学生,年龄设定在二十岁左右。特别是王彧主动亲吻新恋人的桥段,与角色前期…

年龄太大,方言太假,爱情戏太多,《<strong>我们的河山</strong>》焦俊艳被喷惨了(年龄太大了)

王敏慈晒出自我最新写真照——这是我的粉色展现(王敏善新浪博客)

这姐们儿直接把春日野餐拍成了偶像剧现场,捧着野花傻笑的样子,连路过的蚂蚁都要夸一句&quot;甜度超标警告⚠️&quot;。非常绝的是配文&quot;今天是粉色的我&quot;,救命啊这哪里是文案,根本是往网友心

王敏慈晒出自我最新写真照——这是我的粉色展现(王敏善新浪博客)

哇!李小萌40岁生日穿牛仔戴金链超飒,王雷惊喜准备太感人!(李小萌早年经历)

一家四口切蛋糕时,俩儿子挤前面,小的搂着妈妈脖子不撒手,四口人手叠一起往下切,蛋糕上还刻着“萌,生日快乐”,仪式感给得足足的,看得人眼热。现在俩儿子都这么大了,还能把生日过得像初恋约会,这才是嫁给爱情的样子…

哇!李小萌40岁生日穿牛仔戴金链超飒,王雷惊喜准备太感人!(李小萌早年经历)

砖厂原料土块破碎用什么破碎机好?双级无筛底粉碎机优势多多(砖块破损率标准多少?)

该设备采用无筛底设计,即使处理含水量很高的湿黏土或雨季的物料,也不会像传统带筛板的破碎机那样发生堵塞,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破碎比大,出料粒度细且均匀:双级粉碎机拥有两级转子串联工作,物料经过双重高速…

砖厂原料土块破碎用什么破碎机好?双级无筛底粉碎机优势多多(砖块破损率标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