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真的要来了!燃油车车要完了吗?

“全固态电池”真的要来了!燃油车车要完了吗?

我原本以为,固态电池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里的“PPT技术”——听起来很厉害,但离我们普通人还远着呢。

可没想到,到了2025年,情况突然变了。

越来越多企业纷纷公布了固态电池的重大进展,甚至直接把量产时间定在了2027年!

而这,并不只是企业自己喊口号。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和企业高层都明确指出:

2027年,将成为全固态电池实现小批量量产的关键节点。

换句话说,再过短短两年,电车可能就要迈入“续航破千、十分钟快充、安全无忧”的新时代。

按照这个情况来看,燃油车真的要完了吗?

从固态电池的优势来看,这个结论很有可能成立。

因为相比液态电池,固态电池不是“稍微好一点”,而是一次跨越式的碾压。

比如,续航问题。

大家都知道,电车的续航一直是个老大难。

厂家吹得天花乱坠,实际上高速、遇到冬天,掉电跟喝水一样快。

很多人买完新能源,没高兴几个月就开始后悔:天天盯着电量开车!

但固态电池不一样,它能让电池密度飙升,也就意味着——同样大小的电池包,跑得更远。

不是多几十公里,是轻轻松松上千公里的那种远。

再说充电时间。

现在充电,哪怕是800V平台的快充,做到20分钟补满90%都很难。

可是,固态电池一旦量产,充电速度可以再上一个台阶,说不定真能和加油媲美了。

更别提安全性。

以前电车着火的新闻不少,一烧就是整车骨架。

很多人嘴上说新能源香,但心里其实还是怕这样的问题。

而固态电池,基本上可以杜绝这个问题,就算电芯刺穿,也不会像液态那样瞬间燃烧。

这对于家有老人、孩子的人来说,根本不是“参数上的好处”,而是买车时最在意的“心安”。

所以,当固态电池解决了续航、充电、安全这三大核心痛点——

我们真的要问一句:

燃油车还剩下什么优势?

听着确实很给力,甚至有点让人热血沸腾。

但落实到现实生活里,真能这么顺利和理想吗?

说实话,我也打了个问号。

很多人一听“2027年量产”,就以为2年后买车时,就能随便选“固态电池版”。

但问题来了——量产≠大规模装车,大规模装车也≠你我都买得起。

现在市面上不少“新技术”,确实已经在车上用上了,但基本都藏在顶配、限量、高价车上。

为什么?因为贵。

你以为是技术不成熟,其实大多数时候,是价格不“亲民”:

厂商不敢拿来拼低价,不敢让它冲销量。

更别说固态电池这种刚起步的新技术,一上来就是高成本+高工艺门槛。

想指望它短时间内打进几十万的家用车市场,几乎不可能。

说白了,普通人最早感受到固态电池的“好”,也很可能是通过车评人的试驾视频。

而不是自己车库里的新车。

还有一个问题更现实:车企不会自掘坟墓。

你以为他们一拍脑袋,就能把液态电池全淘汰、全线换成固态?

那现有的产线、供应链、技术体系怎么办?

那几十亿砸出来的液态电池工厂、上下游配套企业,是说关就能关的?

别忘了,汽车行业的本质从来都不是“技术先进”,而是“能规模化赚钱”。

所以,你以为的“革命性升级”,对厂家来说可能更像是“阵痛式转型”。

他们会怎么做?

肯定是试水一部分高端车型,看看市场反应,再决定推不推中端。

至于低端?慢慢来。

到那时,市场上就会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液态电池没死,固态电池刚起,燃油车也还活着。

新老技术掺在一起,反而让消费者更纠结了:

“买电车吧,怕买早了,不值;不买吧,又怕错过技术红利。”

听着像段子,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面临的真实选择。

但即便如此,给大家的建议也很直白,那就是:

别怕新技术,也别盲信“老车情怀”了。

说白了,新能源车并不是一阵风,风过去了油车还在。

现实是,风没停,而且越来越猛;而油车,也没你想的那么“稳如老狗”。

按照这个趋势来看,固态电池虽然不是明天就能买到,但未来几年,它一定会越来越近。

所以,近几年就别再赌油车了,搞不好就是最后一波!

特别声明:[“全固态电池”真的要来了!燃油车车要完了吗?]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天业机械取得全自动加弹机导丝辊磨床专利,减少设备整体占用面积(天业集团公司)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盐城市天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全自动加弹机导丝辊磨床”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172576U,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 专利摘要显示…

天业机械取得全自动加弹机导丝辊磨床专利,减少设备整体占用面积(天业集团公司)

张小斐与高叶,走上完全相反的两条路,同样一夜爆红,命运截然不同(张小斐高情商合集)

同样是被一部作品推向风口浪尖,为什么高叶与张小斐的道路如此不同?在那些哭泣的瞬间,观众却看到了她的真挚与不造作,她不仅是“大嫂”,更是个性鲜明的高叶。 在“大嫂”的热度尚未褪去时,她接下了张艺谋导演…

张小斐与高叶,走上完全相反的两条路,同样一夜爆红,命运截然不同(张小斐高情商合集)

鸿蒙5.1官宣落地!8月5日发布会释放三个重磅信号,或迎最大升级(鸿蒙系统第五批升级机型名单)

8月5日,官宣新品发布,表面看是Pura80系列上线,但我敢说,真正值得盯紧的,不是这部手机,而是它背后的系统——HarmonyOS 5.1。但在这一波你能看到,华为不是在等开发者适配,而是在用装机量、设备…

鸿蒙5.1官宣落地!8月5日发布会释放三个重磅信号,或迎最大升级(鸿蒙系统第五批升级机型名单)

特斯拉车祸,被判赔偿超 2 亿美元;传 OpenAI 将推 10 美元「亲民订阅」;影石刘靖康:祝贺同行大疆推全景相机

meta 雷朋联名智能眼镜销量今年激增 300%,第三代产品 10 月发售;Instagram 重拳出击,新规规定用户必须满 1000名粉丝才能开直播;5 年内保姆机器人价格将降到 5 万元,普通人也买得…

特斯拉车祸,被判赔偿超 2 亿美元;传 OpenAI 将推 10 美元「亲民订阅」;影石刘靖康:祝贺同行大疆推全景相机

亲妈滤镜VS现实差距,14岁儿子近照被嘲,刘芸晒照帮其挽回形象(亲妈滤镜vs现实透视)

7月31日,在日本的画展上,刘芸带着14岁的儿子Jagger亮相,却让网友惊愕不已。她当即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组九宫格美照,并幽默调侃道:“亲妈来为不修边幅的小帅哥挽回一点颜值形象。”围观群众却发现这些照片与画展…

亲妈滤镜VS现实差距,14岁儿子近照被嘲,刘芸晒照帮其挽回形象(亲妈滤镜vs现实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