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能写稿、翻译、抠像:记者为何仍是两会现场的"不可替代"?

当AI能写稿、翻译、抠像:记者为何仍是两会现场的"不可替代"?

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新闻生产链条,为2025全国两会报道注入高效、精准与创新的动能。然而,技术革新并未消解新闻的核心价值。“坚守新闻本质”更显关键。一方面,AI运用需遵循新闻伦理约束,捍卫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新闻从业者需警惕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始终将人的判断、温度与责任感置于首位。

一、效率提升:从信息采集到内容生成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智能采编实现了全流程覆盖。采访中本刊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外国记者都使用了AI工具辅助报道,转录、翻译功能是标配,DeepSeek、ChatGpt等也被普遍用来探索生成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内容,丰富和拓展报道的形式和深度。

在全国两会现场,中阿卫视记者毕诺兴奋地向本刊记者展示了他的“跑会神器”:一款名为Meizu StarV Air 2的眼镜,“它由中国的AI技术驱动,不仅可以实时翻译中文内容,直接显示在用户视野中,还具备许多其他功能,如导航等。我向许多外国同行展示了这款眼镜,反馈非常积极。许多人对这项技术印象深刻,表示希望购买使用”。

国内媒体广泛运用AI技术创新丰富报道的内容形式。湖南日报推出AI创意视频《“声”临其“镜”!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湖湘图景》,H5作品《两会Seek,提交你的幸福小“议案”》等。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大象看热点》,用AI实时抠像,实现记者“隔空取物”。江西日报依托新接入的DeepSeek智能平台,打造《china说China 中国2024成绩单来了》等作品,以AI生成内容、虚拟现实等技术增强用户沉浸感。甘肃广播电视总台采用AI生成图文一镜到底的形式,推出AIGC+XR全国两会“融”观察系列报道,数据丰富、画面吸睛、科技感强。

□ 湖南日报H5作品《两会Seek,提交你的幸福小“议案”》截图

二、人机协同:不可替代的人文温度

尽管AI表现亮眼,但当被问到“你认为AI可能取代记者吗”,中外记者的回答完全一致:AI可以辅助记者工作,但它代替不了记者的人文观察和有温度的思考。

利比里亚《新黎明报》记者林肯·G·彼得斯(Lincoln G.Peters)说:“记者在两会现场的互动是不可替代的,AI无法捕捉政策讨论中的细微情感和肢体语言。”

北马其顿《新马其顿报》主编米尔科·日夫科维奇(Milko Zhivkovikj)认为,AI无法真实地将个人洞察力和人性化的视角带入报道中,而这正是记者报道的核心。

斯洛文尼亚《劳动报》专栏记者莫伊察·皮塞克(Mojca Pisek)表示,两会报道(或任何事件报道)的很多方面都无法被AI取代。记者不仅要报道数字、数据和声明,还要具备背景理解、分析洞察力和良好的叙事能力。这些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让读者有代入感的阅读体验。

中阿卫视的毕诺也认为,AI无法替代记者所带来的细腻理解和人类洞察力。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在两会期间,有一些富有文化和情感意义的时刻,比如代表委员身着民族传统服装进入会场,或者所有人起立一起高唱国歌。这些瞬间充满了情感和象征意义,他们脸上的骄傲和庄重,以及那种团结的氛围,都是AI无法理解和表达的。作为记者,我能够感知并将这些瞬间传达给观众,使之引起共鸣。正是这些元素才让报道真正有意义,反映了人类的经验与情感。”

湖南日报记者唐婷引用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个观点:“DeepSeek可以超越95%的写作者。但写作的意义,就在于那1%。”唐婷认为,新闻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爆炸式的资讯,而在于对真相的探寻、公共话语的构建。未来更应该探索的是人机协作模式。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邱亚斐直言:“我觉得AI取代不了记者,尤其取代不了有观点的记者,取代不了喜欢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记者,取代不了有新闻理想的记者,因为大数据有速度没温度、有智商没情商、有硅芯没初心。”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许予朋认为,两会报道现场性很强,很多有意思的内容正是出自记者和受访者的现场碰撞,无法做到标准化。目前的AI技术还复制不了这种现场感。

甘肃电视台记者张钰泰表示:AI想要取代记者还为时过早,媒体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记者不断学习、思考、交流,碰撞出作品的火花。而创造性是AI的短板,生成的内容“互联网”痕迹明显,且真假难辨,从真实性来讲,它就很难取代记者的工作。

今日霍州记者熊争艳也认为,记者的人文关怀、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信任,AI无法取代。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仿真”是AI的“天性”,所以,AI时代记者更要坚持抵达现场调查研究,在新闻采集的源头捍卫“真”,在生产传播全链条上警惕防范“假”,当好信息的看门人。

总之,在技术的狂飙突进中,对宏观政策的深度解读,对时代脉动的敏锐感知,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理解,始终依赖记者的专业判断与人文关怀。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5年第4期

原标题:《AI赋能两会报道:在技术浪潮中坚守新闻本质》

新媒体编辑:梁益畅 马瑞(实习)

特别声明:[当AI能写稿、翻译、抠像:记者为何仍是两会现场的"不可替代"?]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美梦思41年深耕睡眠家居,以自然之名重新定义健康睡眠(美梦思床垫是一个什么品牌)

MEMO’S美梦思聚焦环保床垫研发,采用天然原材料和创新0胶无醛工艺,致力于睡眠健康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环保的睡眠解决方案。 为实现真正的健康睡眠,美梦思摒弃了传统床垫制造中常见的化学胶水,通过高温热…

美梦思41年深耕睡眠家居,以自然之名重新定义健康睡眠(美梦思床垫是一个什么品牌)

赵露思控诉经纪公司不带看病反而驱魔 还将自己锁在酒店(赵露思签的经纪公司)

(来源:极目新闻 记者:付瞰) 刚刚,赵露思在直播中透露,自己在《恋人》剧组生病那会儿“我爸也哭,我妈也哭,那情节特别像短剧,《女明星第二天坐上了轮椅》”。她控诉经纪公司,“不带我看病,给我驱魔,把我锁在酒…

赵露思控诉经纪公司不带看病反而驱魔 还将自己锁在酒店(赵露思签的经纪公司)

上海:深耕垂直大模型场景应用“试验田”(上海深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日前,由其团队研发的“钢铁大模型”构建了“AI+”整体解决方案,已实现105个典型场景的深度应用,在钢铁行业覆盖高炉诊断、炼钢优化、设备维护等18类核心业务,关键工序覆盖率突破85%,成为行业首个全场景集成式…

上海:深耕垂直大模型场景应用“试验田”(上海深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人无再少年,洪金宝大秀厨艺,头发苍白 体型消瘦的他不复当年(人无再少年歌曲完整版)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先点击一下“关注”,这样不仅方便后续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感受到不一样的参与感。笔者记得洪师傅昔日是一个能打的胖子,充满了“大佬”的气场;然而如今,他走路的步伐显得不再那么轻盈,自然让…

人无再少年,洪金宝大秀厨艺,头发苍白 体型消瘦的他不复当年(人无再少年歌曲完整版)

2025营销岗职场人升职加薪必看!这个证书让你在数据时代领先一步(营销岗位发展前景)

最推荐的是CDA数据分析师,这个证书适应了未来数字化经济和AI发展趋势,难度不高,行业认可度高。CDA证书教你使用Python、SQL等工具处理数据,让营销决策更精准。许多营销人反馈,持证后薪资涨幅达30%,…

2025营销岗职场人升职加薪必看!这个证书让你在数据时代领先一步(营销岗位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