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不造车,汽车业务每天比小米,少收入1750万

华为不造车,汽车业务每天比小米,少收入1750万

要说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大的黑马,一定是小米。

仅第一年造车,就交付了136854台SU7,不仅如此,还手握10多万订单没有交付,真正的一车难求,这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史上,甚至是中国汽车史上都是奇迹。

也因为小米汽车的火爆,所以小米去年的市值也是狂飙,从3月份的4000亿左右,一度涨到1.4万亿,涨了2倍多。

而按照小米的财报,2024年,小米汽车这一块,收入是328亿,毛利率高达18.5%,但前期投入太高了,所以最终亏损了62亿元人民币,这样简单计算一下,平均每卖出一台车亏损约4.53万元,每台车平均收入23.97万元。

不过大家都认为,在2025年,小米很大概率会实现盈利,不会亏钱了,毕竟在3月份的时候,小米汽车交付量达到了2.9万辆以上了。

事实上,2024年,除了小米之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有另外一匹黑马,只不过这匹黑马情况有点特殊,所以不能用常规的眼光来看。

那就是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华为的模式是自己不造车,只与合作伙伴一起造车,前后推出了问界、智界、尊界、享界,统称这鸿蒙智行。

2024年鸿蒙智行销量也高达444956辆,在众多造车新势力当中位居前列。

而华为作为鸿蒙智行的主导方,虽然没有推出华为品牌的汽车,却也是大赚特赚。

数据显示,2024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以263.53亿元的营收和474.4%的同比增速,成为其年报中最亮眼的数据之一。

并且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在2024年也是首次实现了年底盈利,再也不是只有投入,没有回报了,真正赚钱了。

不过相比之下,华为因为自己不造车,汽车销售收入,不全是自己的收入,华为只收到鸿蒙智行的销售服务费,以及其它硬件、软件等费用。

所以哪怕2024年鸿蒙智行一共卖了44万多台汽车,收入也只有263.53亿元,每台车平均收入约为5.92万元,总收入比小米的328亿元还少了64亿元左右,相当于平均每天少收入1750多万元。

特别声明:[华为不造车,汽车业务每天比小米,少收入1750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宣城市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文明实践暑期行”活动(十四)(宣城市各地开展防疫活动)

这些来自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带着知识与热情扎根乡土,在非遗工坊里传承文脉,在田间地头赋能农业,在村落墙面上勾勒梦想,用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安徽工程大学“数金汇邱·稻浪筹兴”团…

宣城市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文明实践暑期行”活动(十四)(宣城市各地开展防疫活动)

走出光伏同质化困境,BC生态圈不愿再卷(推动光伏产业)

隆基绿能创始人、首席技术官李振国在近日举行的2025 BC生态创新峰会上表示,隆基坚定选择BC路线,不仅基于对BC电池技术本身未来大势的笃定,更源于其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内核的高度契合。深圳市石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走出光伏同质化困境,BC生态圈不愿再卷(推动光伏产业)

DJI ROMO P 首发评测:透明造型太惊艳,清洁能力超预期(dji pro新品)

真「透明探索版」,可能是市面上最帅的扫地机器人DJIROMO系列延续了DJI一贯以来的科技风,不但在外观设计上融入了很多扫地机器人的经典元素,还做了些许创新。 总结:大疆还是那个全能的优秀生最后按照雷科技…

DJI ROMO P 首发评测:透明造型太惊艳,清洁能力超预期(dji pro新品)

2025年3款飞书录音转文字商务讲座笔记生成年度专业排名(飞书录音功能)

飞书+讯飞听见最麻烦,得5步,先在讯飞听见转,再导到飞书,用户说“来回切太费劲”。 总结下,听脑AI今年排第一,靠的是技术强、功能全、用户口碑好。飞书+讯飞听见最麻烦,得5步,先在讯飞听见转,再导到飞书,用户…

2025年3款飞书录音转文字商务讲座笔记生成年度专业排名(飞书录音功能)

BOM配单如何助力电子制造企业降本增效(bom一站式配单)

专业的BOM配单服务通过整合上游供应链资源,提供从元器件选型、替代方案匹配到一站式采购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优秀的企业会采用"三阶管理法":首先是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对关键物料进行分级备货;其次搭建替代料

BOM配单如何助力电子制造企业降本增效(bom一站式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