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机”性价比不够高?vivo S20 Pro最低2549元到手,自拍没对手

“线下机”性价比不够高?vivo S20 Pro最低2549元到手,自拍没对手

最近上市的手机新品有不少都是把拍照当做卖点,不过这些手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后置摄像头非常强,前置自拍能力就没什么特别值得说了。所以很多手机介绍拍照有多强的时候,前置和后置篇幅完全不对等。

那如果说你有一个特别喜欢自拍或者拍摄Vlog的朋友,你觉得什么样的手机适合他呢?也许vivo S20 Pro就比较合适,而且这款手机明显被很多人忽视了。

这款手机可能被很多人当成了“线下机”。外观非常华丽,硬件配置不算强,价格也不便宜。但想想看,这款手机也是以拍照为卖点的,类似的手机价格也都不便宜。目前这款手机最低2999元到手,而国补之后则是最低2549元。

那么这款手机的优势在哪呢?vivo S系列最早就是把自拍作为卖点的,前置拍照的能力非常强,而且覆盖了常规焦距和超广角,也最早支持了前置4K视频拍摄和前置自动对焦。中间虽然经过定位摇摆,但前置很强这一点一直没变。

咱就说,除了vivo S20系列之外,市场上还有哪款手机是给前置配补光灯的,而且是双色温双补光灯。相对于用整个屏幕把脸照亮,这种补光结合算法拍出来效果更好。

后置部分,手机配备了5000W像素主摄,和vivo X系列是同款。另外,这款手机也配备了5000W像素超广角,以及5000W像素潜望长焦,最高支持100X变焦,旗舰该有的在这款手机上也都有。

vivo S20 Pro拍照还有一个卖点就是后置的环形柔光灯。和传统柔光灯相比它的补光更均匀,效果也更好,并且能调节光的柔和程度,结合算法带来影棚级效果。

核心硬件部分,手机配备了天玑9300+芯片,屏幕则是6.67英寸1.5K规格,最高亮度5000nits。手机最大的短板就是5500mAh电池,今年看来已经有点小。不过也换来了7.45mm厚度以及194克的重量。

但是不得不说,个人觉得vivo S20 Pro还有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作为2024年底推出的手机,在3000多元价位档,居然还只配备了转子马达,体验非常糟糕。如果有人拒绝这款手机,大概率是因为这个。

总结来看,除了转子马达和电池较小这两个缺点之外,这款手机其他方面在2500多元价位还是很不错的,能用相对较低的价格提供拍照旗舰该有的全部卖点,而且性能方面也绝对够用。这样一款有着“线下机”特质的手机,值不值得买呢?

特别声明:[“线下机”性价比不够高?vivo S20 Pro最低2549元到手,自拍没对手]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赵晴白裙如古画走出来!古典仕女气韵藏多少巧思?

支持者狂赞:“这才是真・国风美人,不是穿件汉服就叫古典,她的眼神、仪态、甚至走路的节奏都透着古韵,天选仕女没跑了”“比那些硬凹古风的明星高级多了,她往那一站,就像从诗词里走出来的”;反对者却质疑:“全靠造型撑…

赵晴白裙如古画走出来!古典仕女气韵藏多少巧思?

2025分布式能源接入挑战下的多电压等级直送型柔性配网架构及应用案例(分布式能源规划)

近日,中国南方电网在多电压等级直送型柔性配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创新架构与技术应用,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从解决山区光伏送出难题到满足城市充电桩的灵活用电需求,多电压等级直送型柔性…

2025分布式能源接入挑战下的多电压等级直送型柔性配网架构及应用案例(分布式能源规划)

能源数字化厂商精选,专注行业解决方案,合作过的都说好(能源数字化产业)

浩联科技以“技术驱动场景落地”为理念,专注于能源领域智能建造解决方案,其核心能力体现在三大方面: 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新中大与浩联科技凭借技术扎实度、行业经验与服务响应能力,成为众多能源企业的首选合作伙…

能源数字化厂商精选,专注行业解决方案,合作过的都说好(能源数字化产业)

马卡: 科克与格列兹曼全力备战新赛季, 两位老将要为主力位置而战 竞争激烈展现状态(马克格拉)

马竞全队正进行高强度备战,新赛季两位老将科克与格列兹曼将为主力位置而战。在季前赛的第二周,马竞继续以高强度进行训练。球队进行了多次双训,为即将到来的新赛季做准备,尤其是西甲首轮对阵西班牙人的比赛。在此之前,他们将在周日迎来与波尔图的较量

马卡: 科克与格列兹曼全力备战新赛季, 两位老将要为主力位置而战 竞争激烈展现状态(马克格拉)

生物科技“历史性拐点”来临!大摩报告:中美创新差距从10年缩至3年

中美生物科技十年差距消失,中国创新药迎来“黄金交叉点”成本仅为美国13,患者招募速度快1.5倍,一场由效率驱动的产业变革正重塑全球生物医药版图。 截至2025年6月,全球十大热门靶点(包括EGFR、HER2…

生物科技“历史性拐点”来临!大摩报告:中美创新差距从10年缩至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