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彗木相撞,20亿颗原子弹威力,炸出地球大小的疤痕

1994年彗木相撞,20亿颗原子弹威力,炸出地球大小的疤痕

1994年7月17日,全世界的天文学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木星,那里有一颗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它在木星强大引力的 “暴力拆解” 下支离破碎,即将撞上这颗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

这场撞击的壮观场景,被哈勃望远镜忠实记录,撞击瞬间迸发的强烈闪光,其蕴含的能量相当于20亿颗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如果它撞到地球的话,或将造成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这颗彗星从一开始就显得与众不同,它的运行轨迹异于常理,不遵循绕太阳公转的常规路线,反而穿梭于太阳系内的行星之间,最终被木星的强大引力所俘获。

自1993年被发现起,天文学家便凭借精湛的计算能力,准确预测到它将于1994年撞击木星,这一消息迅速引起全球天文界的高度关注,各国天文机构纷纷行动起来,为这场宇宙奇观的观测做足准备。

位于欧洲的一系列天文台严阵以待,太空中的哈勃望远镜调整角度,正奔赴木星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已越过木星的旅行者 2 号,都将精密的观测设备对准了木星,如同等待一场盛大演出的观众,满怀期待。

最早的撞击信号,是在可见光之外的电磁波领域,木星发出的强电磁波强度比平时激增 9 倍,预示着一场惊天动地的撞击即将来临,随后,苏梅克列维 9 号彗星的碎片排列成队,以每秒 60 公里的惊人速度,如同一串连珠炮,依次撞击木星。

伽利略号探测器记录下的第一颗碎片撞击画面,展现出一个巨大的火球冲天而起,瞬间温度飙升至 3 万摄氏度。剧烈的撞击引发强大对流,气浪冲到木星云顶上方 3000 公里的高度,还在木星表面留下了一个与地球大小相当的撞击痕迹。

在长达13 个小时的连续撞击过程中,最大的一块直径达 3 公里的碎片,在撞上木星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不仅改变了木星的外观,还在其表面留下了多个醒目的黑色疤痕。当所有彗星碎片都消失在木星云层后,木星的云层陷入紊乱,原本深藏于木星内部的水、氢化氢等化合物,以及硅、铁、镁等重元素,也在这场剧烈的撞击中被翻涌到表面,首次被人类所发现。

从太阳系的宏观结构来看,木星作为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恰好位于八大行星的中心位置。它宛如太阳系的 “定海神针”,凭借强大的引力牢牢控制着小行星带,阻挡着从外侧飞向内侧的彗星,成为守护地球的坚实盾牌。

倘若没有木星,小行星带内数百万颗小行星将失去束缚,肆意横飞,地球将难以维持长期的稳定,脆弱的生命演化进程很可能就此中断。即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面对类似 SL9 彗星这样的太空威胁,人类依然面临巨大挑战,因为各国的小行星防御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对太空危机的经验严重不足。

回顾历史,自40亿年前起,地球轨道附近的小行星就已被逐渐清空,65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或许就是最后一颗撞击地球的超级小行星,但宇宙中的危险时刻存在,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声明:[1994年彗木相撞,20亿颗原子弹威力,炸出地球大小的疤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小浪开箱特别篇|历史回顾 Note7爆炸对三星有何影响?(小浪哥开箱所有视频)

来源:新浪数码 Note7爆炸事件已经过去快十年。十年间,中国手机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一次的爆炸事件则成为三星在中国市场走向衰落的导火索。…

小浪开箱特别篇|历史回顾 Note7爆炸对三星有何影响?(小浪哥开箱所有视频)

僵持140分钟 尹锡悦拒捕细节曝光 特检组空手而归

8月1日,韩国负责调查前第一夫人金建希相关嫌疑的特别检察组前往首尔拘留所执行对前总统尹锡悦的拘捕令。由于尹锡悦坚决拒绝,行动以失败告终。此前,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于7月31日对已经处在拘留状态下但拒绝接受传唤调查的前总统尹锡悦签发了拘捕令

僵持140分钟 尹锡悦拒捕细节曝光 特检组空手而归

北京8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 预警继续发布(北京发布山洪预警)

北京市水务局与市气象局于8月2日11时继续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预报,未来仍有分散性雷阵雨

北京8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 预警继续发布(北京发布山洪预警)

吕良伟:从马仔到银幕常青树的演艺传奇(吕良伟的视频)

有次吕良伟在家排练情绪爆发戏,演到青筋暴起时,杨小娟递来一杯热茶:“眼神够狠了,但嘴角太僵,少了点大佬藏着的算计。”这种底色,让他在近五十年里始终被观众惦记——70后记得他是丁力,80后追过他的枭雄戏,90后…

吕良伟:从马仔到银幕常青树的演艺传奇(吕良伟的视频)

校园欺凌难预防、干预不及时头疼(校园欺凌预防和应对)

同时,系统还能够通过手机短信和电话方式将报警信息实时发送到相关人员手中,确保快速响应。 实时对讲与音频溯源系统支持实时对讲功能,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与现场进行实时沟通,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处理。同时,系统还具备…

校园欺凌难预防、干预不及时头疼(校园欺凌预防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