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红利)“天工2.0”在铺满沙包和石块的训练场地行走如履平地,四足小狗机器人️灵活行走还能翻跟头……6月25日下午,市政协开展“感悟思想伟力·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学习考察活动,组织部分委员走进中关村(亦庄)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与人形机器人️互动,感受北京创新动能,触摸未来发展脉搏。
中关村(亦庄)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已吸引优必选、合鲸科技、灵足时代、跨维智能等多家机器人️企业入驻,涵盖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委员们先后走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机器人️大世界,了解“天工”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与应用进展,考察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医疗、居家生活等领域的应用。机器人️秀出的“十八般武艺”令人目不暇接,有的能泡咖啡,有的能检测汽车,还有的能给人做骨科手术、种牙……委员们与机器人️互动,沉浸式体验未来生活,边看边“大开脑洞”,讨论着机器人️未来应用场景的无限可能。
一台能模拟人表情的仿生机器人️吸引了许多委员驻足互动。看到机器人️能和自己同步眨眼、张嘴,李栋华委员眼前一亮,“今天的参观学习让我看到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很受震撼。”
赵宇委员是协和医院的骨科医生,医疗机器人️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看到机器人️正在惠及各行各业,特别是医疗行业,他感到十分振奋。他结合实践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政策指导,系统梳理市场实际需求,引导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制造真正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机器人️产品,促进行业有序良性可持续发展。
委员们表示,通过参观考察更加坚信,唯有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能在京华大地不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将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