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传媒学院自主研发的"AI小导师——基于AIGC协作系统的儿童启蒙教育数字平台"举行上线仪式,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学前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正式投入应用。该平台由辽宁传媒学院郝可欣担任项目负责人,联合冯薇然、王明昊、李佳帅等核心成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在富瑛楠、彭湃勇等指导教师,以及陈贺强、陈晨等多位行业专家的共同指导下,成功打造。
辽宁传媒学院AI小导师团队成员展示
该平台基于先进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构建了个性化、沉浸式的儿童启蒙教育体系。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平台能够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偏好,动态生成适配的教学内容,涵盖语言启蒙、艺术创作、科学探索等多个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平台创新性地运用VR/AR技术,打造历史文化场景重现、科学实验虚拟操作等交互场景,让儿童在沉浸式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
项目负责人郝可欣介绍:"我们的目标是让技术成为儿童成长的智慧伙伴。平台不仅实现了教育内容的智能生成,更通过情感化交互设计,让AI小导师能够感知儿童情绪,以更亲和的方式引导学习。"指导教师富瑛楠表示,团队在研发过程中特别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通过AI技术创新呈现经典诗词、传统艺术等内容,让儿童在科技体验中传承文化基因。
作为产教融合的典型成果,该平台研发过程中深度整合了传媒艺术与教育技术的跨学科优势。指导专家陈晨指出:"这一平台的上线,是传媒院校在教育科技领域的重要突破,为学前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据悉,平台上线初期将开放限时免费体验活动,并计划与多所幼儿园、教育机构开展合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共享。
此次AI小导师平台的启用,不仅展现了辽宁传媒学院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领域的创新实力,更标志着儿童启蒙教育正式迈入智能化、个性化发展新阶段。未来,团队将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探索更多元化的教育场景应用,助力儿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