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洲)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与此同时,低空经济领域也迎来重要盛会,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暨2025数字低空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办。
(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低空经济这一新兴产业正快速崛起,无人机物流、空中出行、低空旅游等领域不断拓展,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在其规模迅速扩张的背后,低空数字化管理的短板逐渐暴露,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监控与安全管理面临挑战。中国电信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行业经验积累,为低空经济监管难题带来创新解决方案。
以数智力量稳固低空安全
在过去一年,“数字低空”理念于政策牵引、技术突破与场景试点的共同发力下,已从战略构想逐步迈向可落地的实施路径。依托在通信、导航、感知、数据处理等前沿领域的优势,数字低空正迅速成为连接未来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在此,“安全”二字被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从微观层面看,低空飞行活动涵盖航空器安全、空域安全以及地面人员和财产安全等多个维度,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比如,无人机在人口密集区域失控坠落,极有可能对地面人员造成伤亡,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监管,建立起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从飞行器的生产制造、飞行操作规范到空域的合理规划,都要有严格且完善的标准与监管机制。
从宏观层面看,低空经济具备较强的数字经济属性,它既是数字经济生态拓展的新领域,也是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随着低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依赖低空领域的安全运行。未来,要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5G通信等数智新技术的支撑。这些技术能够为飞行控制、空域管理与运营调度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支持。
正如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周曙光所言,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需以“安全”与“健康”为发展关键词。
中国电信为低空安全注入全链守护力
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保障低空安全至关重要。中国电信凭借深厚技术实力与创新实践,从多个维度为低空安全赋能助力。
稳定的通信是保障飞行器与地面控制中心顺畅交互的关键。如今,中国电信大力推进5G-A技术在低空领域应用。在福建宁德,中国电信组建专业团队,通过对3.5G站点新增第二载波,实现主城区150平方公里及寿宁下党乡低空300米高度以下区域的稳定5G-A通信专网覆盖,确保飞行数据、高清视频实时稳定传输,让地面控制人员及时掌握飞行状态。
精准感知是洞察空域动态的核心。中国电信基于5G-A毫米波技术与智算云能力构建低空感知网。在武汉、南京等地试点,毫米波通感基站可精准识别、感知、定位实时空域内非法无人机入侵。例如,通过对无人机信号深度分析,能迅速判断其飞行参数,一旦发现非法闯入,立即发出警报,为管控争取时间。同时,飞行器搭载的传感器与地面设备协同,实时采集气象等数据,助力提前规划飞行路线,避开恶劣天气。
专业平台更是通过高效管理,为低空安全护航。中国电信打造了“星巡低空服务监管平台”与“星云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前者整合多种能力,实现对飞行器全方位监管服务,可依据静态数据与风险评估规划安全航线,协助企业申报,计算空域容量,引入时空胶囊技术监测碰撞风险。后者专注飞行统一纳管,具备自动化作业、超视距飞控、空中视角 AI 识别等能力,在山林防护、城市管理等场景,能让无人机精准执行任务并及时回传异常信息。
最为重要的环节是通信链路,在此,中国电信采用量子加密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使通信内容不可窃听、破解,保障指令与数据传输安全。终端接入通过身份认证、权限管理,为飞行器分配唯一数字身份,只有合法飞行器能接入低空网络,从源头保障安全。此外,中国电信还在今年6月的低空经济合作发展大会上全球首发天翼“低空卡”,提供专网、专卡、专号段等多项能力,保障低空可靠通信和信息安全,已在苏州、宿迁等地试用。
通过一系列举措,中国电信为低空安全编织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有力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中国电信构建低空安全生态新格局
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电信立足宏观战略高度,以生态合作破局,通过技术协同、标准共建、产业联动等多维举措,推动低空安全生态体系不断完善,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技术协同创新层面,中国电信发挥通信技术优势,联合产业链上下游80余家低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组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联盟成员围绕低空核心领域展开联合攻关,成功将5G-A技术与毫米波通感能力应用于低空感知网建设。在武汉、南京等地试点中,该技术实现对非法无人机入侵的精准识别与实时告警,大幅提升空域监管效率。同时,中国电信与高校共建“低空安全智联联合实验室”,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低空通信与AI识别技术的创新突破,为安全生态筑牢技术根基。
在行业标准建设领域,中国电信积极参与国家低空经济标准制定工作,凭借在5G通信、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主导编写低空通信协议、数据交互规范等多项行业标准。在天翼“低空卡”研发过程中,中国电信联合设备厂商、监管机构共同制定专网通信安全标准,为低空通信安全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在产业生态构建方面,中国电信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多方共赢。借助天翼云算力资源,与生态伙伴共同开发低空数据处理系统,实现海量飞行数据的高效分析与风险预判。此外,中国电信推动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建设,联合卫星运营商完善偏远地区通信覆盖,形成覆盖全场景的安全服务体系。
通过技术、标准与产业的深度协同,中国电信成功构建起多方参与、资源共享的低空安全生态,不仅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更推动低空经济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迈进。
转自:通信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