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6G智简无线网络与自治技术白皮书
报告共计:29页
6G智简网络:让未来通信更智能、更简单
在5G持续普及的当下,6G的研发已成为通信行业的焦点。近日,中移智库联合多家机构发布的《6G智简无线网络与自治技术白皮书》,勾勒出未来6G网络的全新形态——通过“智简”理念,解决当前网络复杂、成本高昂、适配能力不足等问题,推动通信、感知、计算、AI等能力深度融合,为万物智联时代奠定基础。
为什么需要“智简”的6G网络?
当前,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三重挑战,催生了“智简”6G的需求。
现有5G网络的复杂性早已显现:参数繁多、设备专用化,导致运维时需要大量人力排查故障、调整配置,不仅成本高,还难以快速响应新需求。比如一个基站出现故障,往往需要数小时才能修复,影响用户体验。同时,专用设备堆叠使得硬件资源无法跨域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和能耗过高。
垂直行业的需求也在倒逼网络升级。随着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企业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有的需要超低时延,有的需要超高可靠性,有的则对定位精度有特殊要求。但现有网络架构固化,难以灵活适配这些碎片化需求,往往导致定制化方案部署慢、成本高。
人工智能与网络的融合也存在瓶颈。目前AI在网络中的应用多是“外挂式”的,数据获取、模型训练等环节效率低,且难以融入网络实时运行过程。未来6G要实现“亿智互联”,就需要让AI成为网络的“内生能力”,而非附加功能。
“智简”6G的核心设计:四大转变重构网络
为应对这些挑战,6G智简网络提出了四大设计转变,从根本上重塑网络形态。
从“烟囱式堆叠”到“平台化共享” 是首要转变。过去,网络像一个个独立的“烟囱”,不同设备、不同功能各司其职,资源无法互通。未来6G将整合CPU、GPU、神经网络处理器等多种硬件资源,通过云化技术实现统一管理和灵活调度。就像把分散的小仓库整合为一个大物流中心,按需分配资源,提高利用率。
从“单一服务”到“可定制服务” 解决了行业适配难题。5G虽引入了网络切片技术,但无线接入网的灵活性仍不足。6G将通过“服务化RAN”技术,把基站功能拆分成标准化“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按需组合,为不同场景定制专属网络服务。比如为自动驾驶打造低时延的通信模块,为工业传感器组合高可靠的连接模块。
从“外挂AI”到“内生AI” 让网络更智能。未来6G网络内部将内置AI全生命周期能力,从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到推理决策,都能在网络中自主完成。这意味着网络能像“会学习的大脑”,实时优化资源分配、预测故障,而不是依赖外部系统的“事后优化”。
从“事后处理”到“事前干预” 则提升了网络可靠性。传统网络运维是“出了问题再解决”,6G则通过预测性维护和数字孪生技术,在故障发生前就能识别风险。比如通过构建网络的“虚拟副本”,模拟各种运行场景,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自动调整,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大维度实现“智简”:从资源到管理全链条优化
6G智简网络从平台、功能、赋能、管理四个维度,具体落地“智简”理念。
平台“智简” 聚焦于算力资源的高效管理。通过云化算力统一管理框架,整合从核心机房到边缘设备的各类硬件资源,实现“算力池化”。比如把基站、边缘服务器中的CPU、GPU等资源纳入统一调度系统,根据业务需求动态分配——当某区域需要大量AI计算时,自动调配附近的神经网络处理器资源,既满足需求又不浪费。
功能“智简” 依托服务化RAN技术,通过“原子化拆分”和“分子化重构”让网络功能更灵活。“原子化拆分”就像把复杂的机器拆成最小零件,比如将数据加密、信号处理等基础功能拆分为独立模块;“分子化重构”则根据场景需求,把这些“零件”重新组合成专用功能模块。这种方式不仅让网络升级更简单,还能显著降低定制化成本。
赋能“智简” 通过能力开放和智能编排,让网络成为创新平台。一方面,网络将开放通信、感知、计算等能力,第三方开发者可通过标准化接口调用这些能力,开发出如智能巡检、AR导航等创新应用;另一方面,智能编排技术能根据用户需求自动调整网络资源,比如大型活动时自动扩容带宽,偏远地区则优化信号覆盖,实现“按需组网”。
管理“智简” 依靠网络自治技术,让网络实现“自我管理”。通过意图驱动技术,网络能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需求并转化为具体策略——比如用户说“保障这场直播不卡顿”,网络会自动调配带宽、优化路由;数字孪生技术则构建网络的虚拟镜像,提前验证策略效果;智能可编程技术则让网络功能可灵活配置,无需人工逐条修改参数。三者结合,实现网络“自配置、自优化、自治愈”。
未来展望:6G智简网络让万物智联更高效
6G智简网络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硬件可共享、功能可插拔、服务可定制”的灵活平台。它既能通过“简”降低网络复杂度和成本,让运维更简单、资源更高效;又能通过“智”提升网络的智能化水平,让服务更精准、响应更迅速。
未来,随着技术的推进,6G智简网络将逐步实现分阶段落地。从兼容现有5G硬件资源开始,不断完善服务化RAN、网络自治等核心技术,最终推动通信、感知、计算、AI的深度融合。这不仅会让普通人的网络体验更流畅,还将为工业制造、智能交通、远程医疗等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支撑,真正迈向“亿智互联”的万物智能时代。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29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