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新
美编 / 杨凌霄
出品 / 电动新物种
智驾圈有个有趣的现象:无论你走到哪家公司,总能遇到几个“前百度”的技术大牛。
从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到传统车企的智驾负责人,再到芯片巨头的核心算法专家,“百度系”这个标签几乎无处不在。
这些从百度走出的技术精英们,如今正以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技术生态网络。
01
百度系创业明星们的江湖地位
小马智行
小马智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创始团队的百度背景。
彭军作为百度内部少有的T11级员工,曾在百度担任自动驾驶部门的首席架构师,负责领导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整体战略和开发。他毕业于斯坦福,曾在谷歌工作七年,还获得了最高奖Founders’ Award。
楼天城同样是技术天才的代表。这位曾经两次获得谷歌全球编程挑战赛冠军的工程师,是百度历史上最年轻的T10工程师。他在百度期间主要负责无人车整体规划模块,技术功底深厚。
两人在2016年联手创立小马智行,迅速成为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的标杆。
文远知行
文远知行的崛起同样离不开百度的技术基因。
韩旭作为密苏里大学的终身教授,曾任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首席科学家。他的学术背景和在百度积累的工程经验,让文远知行在L4级自动驾驶领域迅速站稳了脚跟。
有趣的是,当初百度前高级副总裁王劲想要加入文远知行,却被韩旭拒绝了。这个细节很能说明韩旭的技术自信和对公司发展方向的坚持。
地平线
地平线在AI芯片领域的成功,更是百度技术基因的完美体现。
余凯在百度IDL担任常务副院长期间,不仅帮助百度挖来了全球知名的AI科学家吴恩达,更是在百度自动驾驶项目研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畅曾在百度IDL深度学习实验室担任研发架构师,后来成为地平线的创始人兼CTO。余轶南在百度无人驾驶事业部担任专家,后加入地平线担任副总裁兼智驾产品总经理。陶斐雯曾在百度美研任资深研发工程师,后参与创立地平线并担任技术副总裁。
可以说,地平线的核心技术团队几乎都有百度基因。
元戎启行
元戎启行的技术实力同样源于百度的技术积淀。
周光曾担任百度美国研发中心自动驾驶事业部感知融合负责人,他在感知技术方面的深厚功底,为元戎启行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他先是与佟显乔、衡量联合创办了星行科技,3年后带领核心技术团队组建了元戎启行,展现了连续创业的技术实力。
禾多科技
禾多科技则是百度技术基因在ADAS领域的延续。
袁宏亮作为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前首席架构师,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理念,更是组建了一支来自百度的优秀技术团队。
这种“带队创业”的模式,在百度系创业者中并不罕见。
02
传统车企智驾高管名单里的百度血统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快速崛起,离不开百度系人才的支撑。
陶吉作为百度出身的技术专家,如今在长安组建了600人的自研智驾团队。他深厚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为长安的智驾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
韩钧宇这位视觉算法专家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长安在感知技术方面的实力。他在百度期间积累的视觉算法经验,对长安智驾系统的性能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长安启源E07这款车型,可以说是百度技术基因的集中体现。从技术负责人到核心算法,都有着深深的百度印记。
比亚迪
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突破,同样得益于百度系人才的贡献。
周鹏专门负责端到端规控算法的开发,他在百度积累的算法经验和对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深刻理解,为比亚迪的智驾技术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比亚迪挖周鹏专门搞端到端规控算法,说明传统车企对技术方向的判断很准,下手快狠准。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的智驾团队也有着浓厚的百度色彩。
郎咸朋曾任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高精地图与自动驾驶技术总监,他在高精地图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为理想汽车的智驾功能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持。
詹锟作为前百度APOLLO L4自动驾驶团队的资深算法工程师,他的算法expertise为理想汽车的智驾系统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的技术实力同样离不开百度基因的支撑。
李力耘作为百度美国无人车研发团队的创始核心成员,如今已经成为小鹏汽车的技术领军人物,担任副总裁。他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深厚积淀,为小鹏汽车的智驾功能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03
这从芯片到云端百度系人才
英伟达
英伟达在中国智驾市场的深耕,同样依靠着百度系人才的力量。
罗琦从百度跳槽到英伟达后,直接负责汽车芯片的核心算法开发。他对中国智驾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在百度积累的本土化经验,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提供了重要支撑。
英伟达都下场挖人了,把百度罗琦搞去做汽车芯片算法,说明连芯片巨头都认可百度培养出的人才质量。
微软
微软在汽车云服务领域的布局,也体现了百度系人才的重要价值。
苏坦作为百度IDG的前负责人,如今在微软负责汽车云团队的建设。他对智驾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在云计算方面的丰富经验,为微软进军汽车云市场提供了专业指导。
微软专门为苏坦成立汽车云团队的做法,充分说明了业界对百度系人才能力的认可。苏坦在微软搞汽车云服务,给车企提供算力平台,这路子就更高阶了。
这种从底层芯片到上层云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展现了百度系人才的综合实力。
长安的陶吉和韩钧宇负责整车智驾系统开发,英伟达的罗琦优化底层芯片算法,微软的苏坦搭建云端服务平台,比亚迪的周鹏开发车辆控制算法——这些百度系人才在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在车企拼大模型,长安的陶吉团队、比亚迪的周鹏,都是百度系骨干在牵头。AI智驾的核心引擎,好多都是百度血脉在驱动。
总结
智驾界的“黄埔军校”
从创业公司的技术创新到传统车企的转型升级,从芯片巨头的本土化到云服务商的行业深耕,处处都能看到百度系人才的身影。这些技术精英不仅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构建起了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网络。
百度在智驾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为整个中国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这种“桃李满天下”的盛况,充分体现了百度作为技术领军企业的人才培养能力。
纵观整个智驾行业的人才分布,百度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智驾界的“黄埔军校”,为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让中国的智能驾驶技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优势。
无论这些人才身在何处,他们身上的百度基因都在为中国智驾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