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酣。苹果,曾经的王者,如今却面临着来自国产手机品牌的强势挑战。iPhone 16系列在中国市场的低迷表现,迫使苹果祭出降价大旗,试图重振雄风。
让我们先将目光投向全球高端机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潮电智库发布的全球800美元以上机型销量Top 20榜单,呈现出一幅令人瞩目的景象:iPhone 16 Pro Max以1492万台的销量傲视群雄,毫无疑问地夺得了高端机销量王者的桂冠。更令人惊叹的是,前三名全部被苹果占据,iPhone 16 Pro Max、iPhone 16和iPhone 16 Pro的销量均超过千万台,总销量突破3830万台,加上其他iPhone机型,预计总销量超过4000万台。即使是iPhone 16 Plus,也以265万台的销量位列第五,这充分展现了苹果在全球高端市场强大的号召力。
然而,这份辉煌的成绩单背后,却隐藏着苹果在中国市场的焦虑。去年四季度,iPhone 16发布后,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暴跌25%,这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预示着苹果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华为、小米、OPPO和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却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华为和小米更是取得了双位数的同比增长。今年一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跌9%,进一步印证了其在中国市场的颓势。
这种颓势并非简单的“消费降级”所能解释。即使iPhone 15系列多次降价,去年国内4500元以上的高端机市场中,其市占率仍跌至54%,比最高点下滑了20个百分点,这些流失的市场份额,大部分被华为和小米瓜分。华为携麒麟芯片强势回归,Mate 60系列的惊艳亮相,以及Mate 70系列的强劲表现,使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几乎恢复到了制裁之前的水平。小米也毫不示弱,旗舰机型销量暴增,成功抢占了大量iPhone 16基础款的潜在用户。
苹果深知,一旦消费者习惯了华为的鸿蒙生态和小米的澎湃生态,再想将其拉回苹果的生态系统将难如登天。更重要的是,去年四季度iPhone销量暴跌25%可能意味着苹果在中国市场存在严重的库存积压。而众所周知,库克最讨厌的就是库存,当年他被乔布斯招入苹果,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去库存。
因此,大幅降价成为苹果在中国市场挽回用户和去库存的最佳策略。iPhone 16系列的降价,尤其iPhone 16 Pro 128G版本从7999元直接降至5499元,直降2500元,这一举动立刻引发了市场热潮。京东平台一度出现缺货,甚至带动了国内iPhone存储扩容小作坊的生意兴隆,原本900元的128G扩容至1T服务价格涨至1200元。
降价策略确实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今年的618大促中,iPhone 16 Pro长期占据某些电商平台单品销量冠军宝座,iPhone 16 Pro Max紧随其后成为亚军,两款机型风头十足。
然而,尽管苹果在全球高端市场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不容忽视。华为在高端机市场表现抢眼,其四款单价最高的机型均为华为产品,其中华为MateX6典藏版平均单价高达13883元,体现了华为在高端产品定价和技术研发上的显著成就。
尽管华为等国产手机品牌在高端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苹果相比,仍存在差距。从销量来看,华为四款高价机型的总销量仍不及iPhone 16 Pro Max。在Top 20榜单中,苹果占据5款机型,华为占据8款,看似华为数量更多,但iPhone 16 Pro Max单款销量就超过了榜单中第6名到第20名的总和。
未来,国产手机品牌能否继续追赶,甚至超越苹果,仍有待观察。技术创新、产品品质以及供应链稳定性都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这场高端手机市场的争霸战,将会持续上演,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