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新三智慧农业产业基地内生机盎然。辣椒鲜亮饱满、羽衣甘蓝叶片层叠、豆角垂挂成行、黄瓜青翠鲜嫩,共同绘就了一幅斑斓的丰收图景。
桐木镇新三智慧农业产业基地。
在规划面积217亩的基地大棚里,工人们正有序采摘、分拣、包装各类蔬果。基地依托智慧农业技术,实现水肥光热的精准调控和科学管理,保障了多样作物的优良品质与持续供应。目前,黄贡辣椒、羽衣甘蓝、番茄、黄金小番茄、南瓜、豆角、黄瓜以及香芋小冬瓜等丰富农产品,正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持续供应广西南宁及广东等市场,呈现产销两旺态势。
广西新三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业运营副总裁李艳红说:“我们今年基地一边建设一边种植。香芋冬瓜种了30多亩,目前进仓大概有十来万斤,夏天广东市场需求量大。所有种植都通过水肥一体机来浇灌,降低人工成本。”
工人在蔬菜大棚劳作。
基地积极采用“错期育苗、错期种植、错期上市”的策略,有效拉长了新鲜蔬果的供应期,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未来,基地将围绕市场需求,继续优化种植结构,扩大优质蔬果规模,并致力于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标准化种植,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工人在蔬菜大棚劳作。
新三智慧农业基地的蓬勃发展,正是金秀县现代农业强劲脉动的一处缩影。放眼全县,农业产业正以科技为翼、特色为核,绘就多元融合的新图景:在广袤稻田上空,植保无人机穿梭飞防,以90%以上的防治效率守护粮食安全,科技赋能破解山区管护难题;桐木镇鹿鸣村的套袋枇杷化身“黄金果”,200余亩种植园带动家家户户增收,成就“一村一品”的致富典范;大樟乡油菜花海不仅扮靓乡村,更通过“稻-稻-油”轮作模式,实现土地增效与粮油稳产的双赢。与此同时,粤桂协作共建的瑶药产业链,以“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激活8000农户内生动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产业金山”。而即将启幕的三角乡“瑶族放排节”,更将农产与非遗、旅游深度融合,让山野珍馐通过文化盛宴走向远方。
从智慧大棚的“七彩蔬果”到瑶山深处的“金果银花”,金秀正以科技化提升农业品质、以多元化延伸产业价值、以品牌化打通市场脉络,铺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坚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