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彩电行业似乎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硬件堆叠与价格厮杀的策略逐渐显露出疲态,利润空间愈发微薄。今年的618大促,尽管在“国补”的加持下实现了量额双增,但全产品线价格的“内卷”现象依然触目惊心。大屏、超大屏电视的价格持续下探,彩电企业寄予厚望的大屏化战略并未能带来预期中的价值增量爆发。那么,彩电行业的下一轮增长风口究竟在哪里?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电视在家庭数字生活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中国家庭电视的开机率从曾经的70%骤降至30%以下,年轻人更是几乎不再看电视。电视受众更多为老年人,但智能电视复杂的操作界面和层层嵌套的菜单又让老年群体无所适从。这种双向疏离,让电视从家庭娱乐中心逐渐沦为“客厅摆件”。
面对这一困境,彩电行业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在经历过几轮硬件技术参数内卷后,主流品牌的彩电产品在显示效果、影音体验、画质表现等方面都已达到了相对出色的水平。然而,这并未能阻止电视在家庭数字生活中的边缘化趋势。因此,彩电行业必须从物理屏幕向人机交互转变,发起一场“软革命”。
近年来,已经有部分企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开始将资源投向操控体验的重构上。华为推出的搭载“灵犀指向遥控”技术的智慧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滑动、点按、拖拽等方式,用户能够实现对电视的精准隔空触控,搭配电视桌面移动应用在大屏端的运行适配,为用户带来了“类手机”的交互体验。这种突破传统遥控器逻辑的交互创新,迅速成为了行业焦点。
据最新消息,华为推出的首款鸿蒙智慧屏产品,触控体验将进一步升级。产品配备了灵犀悬浮触控工具,将单指触控操作升级为双指触控,高度复刻了手机的操作习惯。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滑动操作,就能实现返回、切换任务、调出控制中心等功能,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流程。
此外,这款产品还适配了更多常见于手机端的移动应用,并支持在不同设备间无缝衔接。用户能够在手机、平板、智慧屏之间自由切换设备,享受连续、流畅的应用体验。这种革新触控体验与设备交互协同体验的技术突破,无疑为彩电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类手机UI设计的融入,进一步消解了大屏与小屏之间的割裂感。现在的智能电视操作界面往往较为传统,开机屏幕上仅展示几个大色块按钮,大量功能和信息被隐藏在二级甚至三级菜单之中。尽管电视屏幕尺寸是手机的数倍,但信息展示密度却远低于手机。这种交互方式与年轻人习惯的简洁、便捷的手机操作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也给老年人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而类手机UI设计的引入,使彩电的操作变得更加直观、流畅。用户可以在电视大屏上体验滑动、拖拽、点按等交互方式,像玩手机一样操控大屏。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回流客厅,还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操作体验。
彩电行业的这场“软革命”,不仅有望突破传统硬件比拼的内卷僵局,还能在高端市场开辟出具备更高价值增量的全新赛道。通过芯片、系统等底层技术的智能化升级,彩电能够与用户实现更为自然的互动,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而类手机UI设计的融入,则进一步消解了大屏与小屏之间的割裂感,让更多年轻人回归客厅。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彩电企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与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迎接彩电行业的新一轮增长风口。
#一分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