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雷印象中,每年暑假都是数码城最热闹的时候:不管考得好不好,只要准备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基本会添置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方面,很多专业与电脑强相关,虽然学校一般会提供机房之类的场所给学生上课使用,但是没有自己的电脑还是十分不便的;另一方面,大学许多学习比如写论文、做笔记等等,均需要用电脑完成。
那么,如今准大学生们还会在数码城买东西吗?他们会买什么?他们买设备时又更看重什么呢?抱着这样的想法,雷科技走访了广州的百脑汇和京东Mall,发现情况与我们预想的有些不一样。
不论线上还是线下,年轻人都很难再被忽悠了
第一站是百脑汇,作为全国最著名的连锁数码城之一,也是不少广东人买电脑的首选之地。
老实说,看着百脑汇的入口,我不禁想起自己大学时期的第一台电脑,虽然在高中时期就已对数码产品有不小兴趣,在出发前往电脑城时也做了不少功课,最终也还是被小坑了一笔,花几千块买了一台搭载GT750的“游戏本”。
虽然与GTX750只差了一个字母,但是性能差距可不小,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好歹有个独显,拿来打打当时热门的LOL游戏并没有太大问题。而在到了大学寝室后,我就发现有舍友因为完全不懂电脑而被忽悠,买了个办公本来打游戏,结果自然是悲剧的(当时的核显性能聊胜于无)。
当然,相对来说大城市的百脑汇还是正规许多,从前几次的探访经历来看,虽然与网上的价格可能有一定出入(毕竟还有人工、店租等成本),但是已经很少再出现以前那种“我要游戏本,最后买个办公本回家”的坑人情节。
到了百脑汇后,小雷发现高考放榜后的下午人流量不多,门口闲逛路过的人并不少,但是商场里的人流主要集中在几间手机店里,在电脑店里咨询电脑的人很少。
图源:雷科技
好在今天我的目标并不限定在买电脑的人群,所以在小米、OPPO等店铺附近蹲守了一会后,很快就“逮”到了两位看起来很像高中生的小哥,他们刚从小米的店铺里出来,手上还提着小米的手提袋,看样子是有了不错的收获。
在简单的交谈后,两位小哥也是很爽快回答了我的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选择小米,一位表示自己在网上看了不少评测,觉得小米在同价位下的硬件配置更好一些,因为自己的预算并不多,所以最终选了小米。这是一个不出乎预料的回答,“性价比”确实是贯彻其手机产品线的标签。
至于另一位的回答就让我有些意外了,“从初中开始周末没事干就和朋友跑小米之家打游戏,感觉体验还不错,而且也用习惯了(旁边传来同伴的笑声),现在能买自己的手机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米。”
图源:雷科技
说实话,我确实没想到之前大家吐槽的“小米网吧”,还真让小米收获了一批粉丝,即使转化率不高,但是这种无本广告确实是纯赚的。不过,有时候小孩哥太多的话,也会影响普通顾客的体验,小米之家的店员要和小孩哥们“约法三章”才行,至少得留一台手机出来给路人体验。
在机型的选择上,一位买的是小米15s Pro,一位则是K80至尊版,后者因为还在预售期,所以约定26日再来取货。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在618活动期间买时,得到的答案倒是完全一致:“分还没出,父母不批预算”,只能说这个回答丝毫不让人意外。
不过,两位小哥选择的都是近期才推出的机型,在618期间也没有太大力度的折扣,所以整体来说是不亏的。
有意思的是,当我问他们有没有打算买笔记本电脑时,给出的回答却非常统一:“买的,不过会在网上买”,不在线下买的原因也很简单:“之前来看过机子,销售的嘴太厉害了,总感觉自己在被牵着鼻子走,还是网上一锤定音来得舒服”。
拜别两位小孩哥,我也对这群准大学生的想法有了初步了解,在互联网时代出生的他们会频繁搜索各个平台的信息,对比并剔除那些明显是“商稿”的评价,然后再列出候选项,并且根据体验进行评分,最后结合自身需求再做决定。
图源:雷科技
比如那位选择小米15s Pro的小哥,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三个:
刚发布没多久,买新不买旧;
AR抗反射涂层;
小米自家亲儿子,后续维护也会更上心。
至于影像性能等方面的需求,小哥也是对比过同价位的其他几款机型后,认为小米15s Pro已经满足自己的需求了。
老实说这比我当年强多了,我那时候也就逛逛贴吧,最多发个帖问问网友,最终在魅族和htc之间选择了魅族,事实证明选择是对的,毕竟htc凉得比我预想的还快,而魅族之后还有好几年的“黄金时间”。
不过类似的学生用户,个人感觉并不会太多,两位准大学生给我的感觉应该是平时也常关注数码产品,如果只是临时抱佛脚的话,很难对手机等数码产品有这么深的了解。但这也说明如今的准大学生可比以前的消费者们精明多了,小红书、视频号、抖音等个人发声渠道的增加,让大家更容易进行信息核对,“睁眼说瞎话”和“尬吹”的评测宣传效果并不佳,甚至可能招致一些人的反感。
预算足会冲苹果全家桶,生态是杀手锏
为了了解更多准大学生的想法,我在百脑汇又蹲守了一会,最终看到了提着大包小包从苹果授权店里走出来的一对父女,看样子是一次性把苹果大全套都买齐了,iPhone、iPad、MacBook一个不少,甚至可能还搭了耳机之类的小配件。
讲真,虽然刚刚路过苹果授权店门口时就注意到有人在里面选购,本以为只是买台iPhone,结果转头一看却是大全套,看样子这位准大学生这次的高考成绩应该很不错——所以得到了家长的满配奖励。
而在简单的交流后,我也得到了问题的答案。“买全套苹果是我高考前就答应孩子的,从初中开始我就给她用的苹果,她用习惯了,我们也觉得苹果很不错……苹果有哪些优点?这个怎么说呢,一个是不卡吧,我的iPhone 12还是11来着,现在都能用,还有那个家庭组功能也很实用,她有时候去上补习班,我们不方便接送时也能知道她到哪里了”,这位父亲向雷科技解释道。
在雷科技看来,苹果的生态仍然是它最大的优势,虽然国产手机厂商一直在奋起直追,但是差距仍然存在,特别是可穿戴设备的体验,苹果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独一档的。
图源:雷科技
或许在不少网友看来,这位父亲属于那种“控制欲强”的家长,但是后续父亲也做了进一步解释,“我们平时不怎么管她的,纯靠她自觉,定位也只是联系不上时的保险”。对此我也是认可的,孩子在外父母难免担心,iPhone的精准实时定位功能确实很给力,即使强制关机也会记录最后停留的地点。
可能不少读者会问:“这些功能安卓不也有?”确实,家庭守护功能在主流手机里基本上是标配,但是就雷科技的体验来看,区别其实并不小,就算是国内做得最好的OPPO也有不少限制,而且难以做到苹果的定位精度。
那么国产手机在智能互联上真的干不过苹果?倒也不是,华为2024年后发布的设备基本支持星闪技术,即使设备关机后也可实现最长48小时的米级精准定位,但是整体的普及率不高,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玩意。
图源:海思官网
从使用体验角度来说,如果预算充足,那么直接无脑冲苹果三件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除了PC游戏的体验不好满足外,不管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体验都是顶级的。如果你没有PC游戏的需求,同时专业课也用不上“仅限Windows”的软件的话,MacBook的体验可以说是轻薄本中最好的。而且由于“游戏体验一般”,这也更加契合家长给孩子买设备时内心深处“害怕孩子过度玩儿游戏”的根本需求。
虽然苹果最近两年在国内的手机市场占比确实有所下降,但是在PC和平板电脑市场的占比却有所上升,而在可穿戴方面苹果优势仍然明显,加上多年的生态黏性,苹果在高端市场仍然有着极强的战斗力。
买手机更关注产品,不再“追品牌”了
逛完百脑汇后,小雷决定转战京东Mall。作为京东的大型线下旗舰门店,雷科技对京东Mall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在其开业后没多久就走访过一次,当时就觉得与传统的数码城相比,京东Mall对于数码爱好者来说更像是一个“主题乐园”,大多数主流的数码产品你都能在这里找到试用,而且店员不会追着你做销售。
京东Mall开业至今刚好满一周年,也投了不少地铁广告和户外广告做宣传,所以知名度也不算低。果不其然,京东Mall的人流量明显要高不少,华为、小米、OPPO、vivo等手机店里都围满了人,其中不少看起来都是学生模样的青年。
图源:雷科技
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随机采访一些高考生后,我也对如今年轻人选购数码产品的想法有了新的了解。
首先是国产手机的受欢迎度明显增加,高端化成果显著。在高端价位,基本上每个品牌销售点都有人在询问和体验超大杯的旗舰。甚至就在我闲逛的十分钟里,OPPO和小米就分别卖出了一台Find X8 Ultra和小米15 Ultra,“想要拍照好首选超大杯”几乎成了共识。
据一位小孩哥说:“我们班里用苹果的真不多,很多都是OV米,华为也有一些,拍照这个大家平时出去玩都有对比过的,苹果有些时候挺好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差不多价格的国产手机直接碾压”,咳咳,碾压这种话我不敢说,属实怕被果粉骂。
这位小哥的看法基本没毛病,以iPhone的标准版价格来说,首发价对标各品牌的Pro版旗舰,大底主摄、潜望长焦和大底超广角一应俱全,部分机型如Find X8 Pro和X200 Pro甚至直接上双长焦配置,影像性能上iPhone标准版没得比的。
而且他们普遍认为快充很重要,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电池补能很契合学生的使用场景,比如在图书馆等充电插座有限的区域使用时,没电了可以用十分钟快速充电,不用长期占着插座。
同时也有件事让小雷挺意外的:与网上一些声音觉得这些年轻人都是极端xx粉不同,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没有特别喜欢的品牌,选择手机时更看重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也会因为一些特别原因而出现不同的倾向性(比如二次元联名等)。
图源:雷科技
雷科技简单地统计了一下,线下买手机看重手机性能的人占比约50%,看重影像的约30%,剩下20%对外观和手感有更高要求,其次才是考虑影像等体验。而在他们之中获得点赞率最高的手机,大家猜猜是哪款?
答案是OPPO Find X8s(真没收钱.jpg)。作为国产安卓里最后发布的小屏旗舰手机,Find X8s的后发优势确实是拉满了,在雷科技的评测(可全网搜索雷科技+Find X8s查看)里也是综合体验最佳的小屏手机。不过因为发布时间晚,降价不多,所以很多预算不够的学生最终还是选择了红米的K系列、OPPO的Reno系列。
为什么没有vivo?一位小哥给出了见解:“S30卖太贵,加点钱能买X,降点钱能买Reno,真喜欢vivo的系统,买iQOO”。虽然从配置来说,vivo S30系列确实不错,但是我最看好的S30 Pro mini价格确实贵了些,以至于市场接受程度并不算高。
从中不难看出,如今年轻人选购手机时都挺“务实”的,并不会唯品牌或是唯价格论,而是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当然这并非绝对,比如文章开头采访的两位小哥,就是因为喜欢小米和用习惯小米手机,所以拿到家长给的预算就直奔小米之家,还有那对买了苹果全家桶的父女也是如此。
而且他们喜欢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一些契合他们喜好的宣传方式能够让他们很快对某个品牌的产品产生兴趣。比如一位小哥就分享了自己选择OPPO的原因,只是因为某次在视频号刷到各家旗舰的漫展拍照对比,然后感觉OPPO拍的Coser更好看,所以就直接锁定了OPPO,没有再考虑其他家。
不得不说,近年来米OV等品牌与二次元IP的联动确实锁死了不少二次元群体,漫展拍照对比这招更是狠狠拿捏了一部分群体,感觉雷科技回头也能整一期视频,大家都想看哪些手机的对比?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在离开手机区后,小雷也把笔记本电脑区和DIY电脑区逛了一遍,发现和百脑汇类似,一样是只有工作人员在闲聊,看来PC的线下购买需求与以前相比确实有了很大区别。其实,在之前的采访中我也问到了相关的问题,不少人都表示电脑用得不多,所以他们是先选好手机,然后再考虑电脑。
图源:雷科技
甚至有学生表示手机+平板电脑就够了,自己不打电脑游戏,读的也是文科专业,对电脑没什么需求。从产品功能角度来说,如今的平板电脑确实可以在轻度办公等领域取代电脑,而且更加便携,续航也更长,其实很适合部分学生的使用要求。正在变得越来越像电脑的平板电脑,已逐渐取代入门级的轻薄本成为“生产力工具”。
也有部分学生也表示后续会买游戏本,也有人想装台ITX(迷你)电脑,这段时间雷科技后台也收到不少学生读者和家长咨询,大致都是上大学想买一台能玩儿游戏还能学习用的电脑……主要还是以男性为主,只能说打游戏仍然是多数年轻人的共同爱好,从十年前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变过。
买电脑会选牌子货,更关注「售后服务」
为了进一步探讨年轻人对数码产品的想法,小雷趁着去天津出差参加奔图打印机活动的机会,找了个空闲时间跑了一趟当地京东Mall,可能恰逢周末,天津京东Mall的人流量并不低,而且我也终于看到有人在买电脑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就小雷当时的观察来看,基本上全是父母带着小孩在买,并没有单独前来购买年轻人。后续我也采访了一位买了联想笔记本电脑的男生,选择的是联想的拯救者R7000 RTX 5060版,也算是目前较为热销的一款机型。
问及其选择联想的原因,回复也和猜测的差不多:大牌子,售后好,父母单位也用联想。我好奇地追问了一句:“没有想过买别的牌子吗?”得到的回答是:“看过一些,感觉都差不多,所以最后还是敲定了联想。”
图源:雷科技
在先后问了不少人后,得到的都是类似的答案,大多还是以联想、惠普等一线品牌为主,而且基本有“父母比较认可”等类似的回答。在预算许可的情况下,一线品牌肯定是更好的选择,不管是售后还是产品稳定性,相对来说都更有底气一些。
同时这也给电脑厂商们提个醒:不能忽略父母等中年群体对潜在用户的影响力,更好的质量、更出色的售后其实能打动不少潜在用户。后续雷科技也与天津京东Mall的员工聊了一下,他们表示来这里买电脑的人并不少,最近商场也推出了高考和大学生活动,有平台补贴和国补,还有礼物赠送。
因为天津京东Mall的电脑区域并没有严格区分品牌,所以这些店员基本上管理着所有的在售产品,热门型号如暗影精灵11、拯救者等都有提供现场试用。而且店员也透露,确实是带着父母一起来的学生更倾向于大牌子,而自己来买的则会更看重质价比,往往会在机械革命等品牌之间犹豫不决。
图源:雷科技
对于二三线品牌的犹豫,用户主要的担心还是售后麻烦,毕竟邮寄保修和到服务点现场维修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前段时间雷科技专访了机械革命创始人潘春节,据其透露,机械革命正在力推“互联网服务”的标准化,提供上门取货、全程透明化、双向包邮等优秀的体验,很受年轻人欢迎。
不过,互联网服务耗时难免会久一点,往往动辄一周起步,而线下网点维修往往只需要两三天即可完成维修——前提是网点存在维修所需备件。PC厂商要搭建一个庞大的售后体系需要很高的成本,目前来看主要还是靠第三方合作等方式来推动售后网络覆盖最为划算,近年来,作为PC行业互联网服务首创者的机械革命,也在加大线下网点的建设,大家还是可以关注一下的。
雷科技总结:俘获年轻人,硬实力是关键
虽然从样本数来说,雷科技这一轮横跨广州、天津的线下走访并不能提供什么权威性的论据,但是也让小雷注意到了一些并不容易从网络中获得的信息。
比如学生群体对某款产品、某个品牌的看法,其实很容易因为一些简单的事情发生变化,IP联动、朋友的看法等都是会直接影响他们选择的事情,从这点来看,品牌的宣传其实可以从细微之处入手,或许小红书的一篇素人种草笔记,或者视频号的一个开箱视频,就能打动不少潜在用户。
另外,学生党对于刻意塑造出来的需求其实颇为抗拒,也就是不愿意“被教育”。他们即将离开家乡和家长,第一次独立在外生活,被安排好的兴趣或是需求有时候反而会触发逆反心理,通过品牌传达享受青春、拥抱自由等概念或许更能打动他们。
而且,在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位学生吐槽“评测尬吹某个功能会很败品牌缘”,这点其实是品牌需要格外注意的,还是那句话:言而有据的公平对比,更能打动多数人(其实大家都知道,但是想做到这点确实极难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发丰富,特别是对于Z世代的年轻人而言,他们习惯了“收集、分析、提炼”网络信息的日常。他们对于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品牌很难单靠“填鸭式宣传”来完全改变他们的认知,更遑论“塑造心智”了,想要保持良好的口碑,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硬实力才是关键。在这一基础上,再通过类似IP联名这样的方式“投其所好”,自然就能与年轻人真正的走到一起。
夏日丽六月,金榜题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