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Vlog用户群体日益壮大,各类自媒体创作者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 2025 年 7 月,相关产品销量就颇为可观,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出于及时性与成本考量,并非所有人都必须依赖相机进行创作。手机,作为人们形影不离的设备,凭借其便捷性,成为了众多创作者的首选拍摄工具。然而,为了实现拍摄的多样性、确保画面稳定以及解放双手,手机稳定器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配件。巧了,我这就有影石Insta360 Flow 2 Pro。
第一次上手Flow 2 Pro时,357g的重量比想象中轻,差不多是两部 iPhone 15 的重量,折叠后能轻松塞进帆布包侧袋。金属与硅胶的拼接手柄明显比前代更贴合手掌,加长 30% 的握把让长时间跟拍时小拇指不会那么难受,这点在户外徒步拍摄时尤为明显。
底部三脚架升级成金属复合材质后,展开直径 204mm稳得一匹;甚至能支在不平的石板路上拍延时。
但磁吸手机夹对安卓用户不算友好,虽然兼容 64-84mm宽度的机型,但MagSafe机型一吸即拍的爽快,安卓用户得靠夹具螺丝固定,拆装效率差了一截。
机身侧面的自拍镜是个巧妙设计,用手机后置镜头自拍时,能像化妆镜一样实时看构图,再也不用拍完回看调整姿势。不过内置 210mm 自拍杆拉伸到最长时,云台顶部会轻微晃动,高机位俯拍得注意手部稳定。
这个360° 水平无限位功能,当滑手做 360° 转体动作时,云台平移轴跟着转整圈,画面完全没出现传统云台卡轴的断层感。
Flow 2 Pro是首个且唯一(其他品牌部知道跟进了没)搭载 Apple DockKit 追踪技术的手机云台,让iPhone 在视频拍摄、视频通话、会议、直播等 200+ App 内实现智能跟拍,无论如何走动,让主角始终保持在画面中央。延迟几乎无感。
但切到安卓手机测试时,多人追踪功能偶尔会丢失,框选多人时,算法有时会优先识别离镜头近的人,后排朋友容易出画 —— 这也是安卓兼容性上的实际短板。
追踪功能也是依靠外挂的模块,和大疆那个RS4mini的模块一样,不过这个多了一个补光灯的功能。
动态长焦追踪在拍舞台演出时很实用,歌手快速移动,云台配合iPhone 15 Pro的长焦镜头,裁切画面时过渡自然,但要是目标突然躲到背景板后,重新锁定的速度会慢半秒。
ProRes格式录制是视频后期的救星,在弱光拍摄时,4K 30fps ProRes 422 格式记录的画面都能通过调色拉回来,180Mbps码率确实比手机原生HDR更抗造。
但10分钟 ProRes视频占了近 40GB 存储空间,得备足大容量硬盘。
AI剪辑功能对新手很友好,拍完导入App后AI自动挑出车流、行人特写,配上预设的城市漫游 模板音乐,1分钟短片直接能发朋友圈。但提词器功能在强光下副屏有点看不清,得手动调亮亮度才行。360°全景拍照拼接过的1.2亿像素照片,放大看建筑窗户都清晰,但拍摄时得保持云台稳定,稍微手抖就会出现拼接错位。
满电状态下从早上9点拍到下午4点,7小时续航基本覆盖全天拍摄,中途给手机反向充电30分钟补了 25% 电量,这个应急功能在户外很救命。不过冬天续航掉的快,还是得接个充电宝。
用Apple Watch远程控云台很适合单人自拍,抬手在手表上划拉就能调角度,不用反复跑回手机前确认。
但副屏遥控功能需要两部手机配对,多人拍摄时摄影师和模特能同步看画面,可连接偶尔会断联,得重新扫码配对。手势操控里 举手2秒开拍识别挺准,但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容易误触,建议在设置里调灵敏度。
和前代Flow Pro比,动态长焦追踪和 360° 俯仰运镜是最直观的升级。拍从地面低角度一路仰拍到天空,这种运镜以前得扛着稳定器才能实现。但对纯记录向用户来说,ProRes 和杜比视界的高门槛可能用不上,基础增稳功能其实足够日常 vlog。
实测下来,它最适合用iPhone的内容创作者(能解锁全部功能)、追求运镜质感的短视频团队(ProRes 格式是刚需)、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防抖和追踪够硬核)。而安卓用户如果不是特别依赖多人追踪,基础功能也能满足,但想体验完整生态还是得用iOS设备。
Flow 2 Pro把复杂的运镜和专业编码塞进了口袋。如果你厌倦了手机直拍的平淡,又不想扛着沉重设备,这台云可以多考虑,再说一下,可能拍照多年前的标准机器都能比目前iPhonePro系列要好,但是视频拍摄的画质、稳定性、防抖和后期支持,多年前的iPhone也比目前的Ultra机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