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电池最新进展:政策支持、 技术突破与市场爆发的产业跃迁。
政策支持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新型储能实现规模化发展。
2025年《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探索液流电池等多元技术路线,推动储能电站建设。
核心技术性能跃升与成本下探并行
超薄膜材料革命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先锋团队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发出厚度仅3μm的超薄聚合物膜材料,通过“界面交联策略”实现活性物质精确筛分与载流子快速传导。
全铁液流电池性能飞跃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通过电极界面金属刻蚀处理,使全铁液流电池循环稳定性提升10倍,功率密度达80mW/cm²,电流效率达99%。
引入极性溶剂将电解液凝固点降至-20℃以下,解决低温运行难题,为高寒地区应用奠定基础。
锌碘液流电池创新
中科院金属所创制开路电压达2.385V的高性能锌碘液流电池,采用“酒石酸钾钠”添加剂优化电极反应,功率密度与能量效率显著提升,为低成本储能提供新路径。
商业模式创新
企业产能扩张与订单爆发
2.大连融科储能:钒电解液产线一期投产,规划双极板产线,推动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3.上海电气储能:500MW全自动化电堆产线投产,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技术。
4.订单激增:2025年一季度市场招标量突破1GWh,企业普遍预计全年交付量超2GWh。
混合储能模式崛起
液流+锂电”组合在电网调频、峰谷套利中表现优异,液流电池负责长时大容量储能,锂电满足短时高功率需求,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此外,“液流+钠电/固态电池”等组合模式亦加速落地。
未来展望:长时储能核心地位确立
液流电池凭借安全性、长寿命及容量可扩展性,正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长时储能的首选技术。
随着政策支持、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其将在电网调峰、新能源消纳、构网型储能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预计到2030年,中国液流电池市场规模将超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开启能源存储的新篇章。
相关概念股梳理
钒钛股份
球最大钒产品生产企业,钒制品产能达4万吨/年,占全球市场份额超20%。
新天绿能
投资建设河北丰宁东梁储能一期项目,装机容量100MW,采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储能容量为2MW/8MWh。
国网英大
通过信托、保理等金融业务支持液流电池项目融资,同时开展钒电池相关技术研发。
电投产融
实施国内首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张家口储能项目,验证技术可行性。
中电兴发
通过参股安徽美能储能系统(间接持股41.28%),引进美国ZBB能源公司锌溴液流电池技术,产品通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检测。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中科院嫡系部队强势入局,A股唯一投产企业剑指储能巅峰!
1、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且公司的全钒液流电池早就投产并产生效益了。
2、国资委控股,社保基金常年是公司第二大股东,养老保险新进。
3、净资产6元,现价仅3元,市盈率十倍出头,被严重低估!
4、历史大底,底部盘整六年,主力吸筹超60%,吸引了145家机构重仓!
为避免打扰主力,想知晓公司名字的朋友唻炂纵㞻:小李说市,既可以知晓。深知小散不易,愿与大家共前行!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