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关注我们吧~
一 、平曲线概述
无论是公路,还是城市道路,平面线形均要受到地形、地物、水文、地质及其他因素的限制而改变路线方向。在直线转向处要用曲线连接起来,这种曲线称为平曲线。
如下图所示:
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两种。圆曲线是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曲线;缓和曲线是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加设的,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至圆曲线半径的曲线。缓和曲线我国公路采用辐射螺旋线,亦称回旋线。
中线测量是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的中线具体地测设到地面上,并定出里程。
二、交点的测设
在路线测设时,应先选定路线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称为交点,它是中线测量的控制点。 交点的测设可采用现场标定的方法,即根据既定的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等条件,在现场反复比较,直接定出路线交点的位置。这种方法不需测地形图,比较直观,但只适用于等级较低的公路。对于高等级公路或地形复杂、现场标定困难的地段,应采用纸上定线的方法,先在实地布设导线,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为1:1000或1:2000地形图),在图上定出路线,再到实地放线,把交点在实地标定下来。
三、中线里程桩的设置
在路线交点、转点及转角测定后,即可沿路线中线量距,同时设置里程桩,标定中线位置。 里程桩上写有桩号,表示该桩至路线起点的水平距离,即里程数,故称里程桩号。如某桩距路 线起点的水平距离为1234.56m, 则桩号记为K1+234.56。 因里程桩设在路线中线上,所以也称中桩 。
里程桩分为整桩和加桩两类。整桩是按规定每隔20m或50m, 桩号为整数而设置的里程桩。百米桩和公里桩均属于整桩, 一般情况下均应设置。下图为整桩的书写情况。
加桩分为地形加桩、地物加桩、曲线加桩和关系加桩。地形加桩是于中线地形变化点设置的桩;地物加桩是在中线上桥梁、涵洞等人工构造物,以及与公路、铁路交叉处设置的桩;曲线加桩是在曲线起点、中点、终点等设置的桩;关系加桩是在转点或交点上设置的桩。如上图所示,在书写曲线加桩和关系加桩时,应在桩号之前,加写其缩写名称。目前,我国公路采用汉语拼音的缩写名称。
里程桩的一面书写桩号,而另一面则书写序号,从0至9循环不断。这是为了防止在纵、 横断面测量中出现里程桩漏测的情况。
打桩时,对起控制作用的交点桩、转点桩以及一些重要的地物加桩,如桥位桩、隧道定位桩 等均应用方桩。将方桩打至与地面齐平,顶面钉一小钉表示点位。在距方桩20cm左右设置指示桩,上面书写桩的名称和桩号。设置指示桩时字面应朝向方桩,在直线上应打在路线的同 一侧;在曲线上则应打在曲线的外侧。除此之外,其他的桩一般不设方桩,直接将指标桩打在点位上,写有桩号的一面要面向路线起点方向,并将桩号露出地面。沿着路线的前进方向走, 可以方便地看到各个桩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