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唯安(Clarivate)于6月18日正式发布最新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揭晓了SCI期刊影响因子及JCR分区变化。
综合性期刊
影响因子升降解析
本次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涵盖了136本综合性期刊。整体影响因子呈现分化趋势:
上涨为主流(61本上涨):
最大涨幅: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 表现亮眼,影响因子(IF)激增50%以上,从 12.0跃升至18.3。
国产期刊突破:中国期刊Exploration 首获正式IF即达 22.5,强势跻身综合性学科全球第5名。
发文巨头微涨:高发文量期刊如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Scientific Data、Scientific Reports、Heliyon 等 IF 微幅上涨,涨幅基本在 0-1 分区间。
显著下跌(关键案例期刊):
断崖式暴跌:GigaScience 经历惊人滑坡,IF 从 11.8 骤降至 3.9,创历史新低。
明显下滑:部分知名期刊也出现较大跌幅:
中国期刊Innovation:从 33.2 降至 25.7;Nature Human Behaviour:从 22.3 降至 15.9。
期刊分区格局整体稳定,
新锐力量崭露头角
整体来看,大多数期刊分区变动较小。不过,部分期刊表现亮眼,成功晋升Q1区,成为“黑马”,例如《Journal of Taibah University for Science》、《Scientific African》和《Forecasting》。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和常被提及《PLoS ONE》等老牌期刊此次遗憾掉出Q1队列。
值得注意的是,《Heliyon》期刊当前仍处于“On Hold”状态,但在此次更新中并未影响其Q1分区地位。
四大“水刊”表现
1
Scientific Reports
【ISSN】:2045-2322
【检索数据库】:SCIE
【中科院分区】:综合性期刊3区
【出版商】:Springer Nature 出版社
【年发文量】:约31052篇
【分区】JCR1区,分区不变,中科院3区。
【影响因子】IF:3.9,较去年上升0.1。
2
iScience
【ISSN】:2589-0042
【检索数据库】:SCIE
【中科院分区】:综合性期刊2区
【出版商】:CELL PRESS出版社
【年发文量】:约2765篇
【分区】JCR 1区,分区不变,中科院2区
【影响因子】IF:4.1较去年下降0.5
3
PLoS One
【ISSN】:1932-6203
【检索数据库】:SCIE
【中科院分区】:综合性期刊3区
【出版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年发文量】:约16608篇
【分区】JCR分区降为2区, 中科院2区
【影响因子】IF:2.6较去年下降0.3
4
Heliyon
(目前仍处于On Hold)
【ISSN】:2405-8440
【检索数据库】:SCIE
【中科院分区】:综合性期刊4区
【出版商】:Cell
【年发文量】:约13727篇
【分区】JCR1区,分区不变,中科院4区
【影响因子】IF:3.6,较去年上升0.2
三本期刊——Journal of Taibah University for Science、Scientific African及Forecasting——凭借影响力跃升强势冲入Q1区,成为本轮黑马。反观传统名刊,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pen 与开放获取巨头PLoS ONE遗憾跌出Q1队列,映射学术竞争生态的迭代。
更引人瞩目的是特殊个案:Heliyon虽被科睿唯安标记“On Hold”超9个月,其Q1分区岿然未动,揭示评价体系复杂维度。聚焦影响因子动态,高发刊量代表Scientific Reports在年发文逾3万篇的重压下IF逆势微增,同处审查期的Heliyon IF亦上涨0.2分,凸显期刊抗压韧性。
然而,曾为业界标杆的PLoS ONE遭遇双重打击:IF持续缩水的同时更经历Q1至Q2的降级,成为本轮更新最戏剧性的滑落案例。这场期刊版图的冰火碰撞,显示出学术声誉维护的残酷性与生态演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