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速度与激情》系列的终章逐渐浮出水面,布莱恩的角色—由已故演员保罗·沃克饰演—可能将在影片中重现。这个消息究竟是出于对沃克的敬意,还是单纯商业化的情感挟持?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制片人Donna Langley最近在一场采访中透露,布莱恩的“回归”是有可能的,这并不是系列首次尝试通过CG技术重现沃克的形象。早在2015年,《速度与激情7》中,团队便利用保罗·沃克的弟弟和特效技术完成了剧中的告别场景。这一次,制作方表示将采取更先进的技术与更为温暖的呈现方式来让布莱恩再现于银幕之上。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次感人的尝试,然而细想之下,又不禁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如果布莱恩真的被重新带回大荧幕,这将意味着好莱坞再次利用已故艺人的形象进行商业剥削。很明显,这并不是技术的一次飞跃,而是一道冷酷的商业计算题:如今AI技术已经可以精准复刻面部图像,再加上深度模仿声音,足以满足“角色虽已离世,形象依旧存在”的需求。
但问题在于,观众是否愿意为这种“利用AI怀旧”买单?在怀旧的情怀与冒犯之间,这个界限微妙而危险。涉及到的因素包括合约条款、道德考量、家属的意愿以及观众的情感,都是一线之隔。
如果《速度与激情》系列真的这样做,虽然可能收获一定的票房,却也有可能彻底打击自己最后的尊严。观众以为布莱恩的回归是一种致敬,但制片人在心里考虑的却是“如何在抖音上火速传播,为剪辑区获取更多点赞”。
实际上,保罗·沃克本人或许并不希望以这种方式重新出现在观众面前。不过,制片方可能会辩解说:“他并没有表示反对,他的AI形象已经点头同意了。”
想象一下,未来若是《复仇者联盟》用CG复活钢铁侠,或《哈利·波特》请回斯内普,甚至《黑豹》再次见到查德维克·博斯曼,这样的场面不是电影的未来,而更像是一个大型的数字纪念堂。
因此,对于保罗·沃克的角色回归,究竟是情怀的致敬,还是情感的绑架?你是否愿意为“AI演员”买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