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上海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自救器作为矿工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保障装备,其外壳气密性能直接关系到设备能否有效阻隔有毒有害气体。上海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煤矿用自救器外壳气密性测试仪,凭借其高度集成的检测功能与人性化操作设计,成为行业内的标杆设备。本文将从操作流程、应用场景二个维度,系统解析该设备的核心优势。
一、三步式操作流程:从准备到出报告的全流程优化
该设备采用"一键式"智能控制理念,将传统复杂的气密性检测流程简化为三个标准化步骤:
智能预检阶段
设备启动后自动进行自检程序,通过7寸彩色触摸屏实时显示传感器状态、气路密封性及环境参数(温度20-30℃、湿度40-70%RH)。操作人员仅需确认气源压力稳定在0.4-0.6MPa范围,即可进入测试准备界面。针对化学氧自救器与压缩氧自救器的不同结构,系统内置GB24502-2023标准下的12种检测协议,可自动识别设备类型并调用对应参数。
精准检测阶段
将待测自救器固定于304不锈钢测试舱内,通过快换接头实现气路连接。设备支持正压(-98kPa至500kPa)与负压双重检测模式,可同步完成以下关键指标测试:
- 外壳整体漏气率(≤0.5Pa/min)
- 排气阀逆向气密性(开启压力精度±2%)
- 呼吸阀通气阻力(5-35L/min流量下误差≤1.5%)
- 测试过程中,高精度质量流量控制器(量程0-100L/min)与压差传感器(分辨率0.1Pa)实时采集数据,通过Windows+PLC双控制系统进行动态补偿,确保在矿井复杂工况下的检测稳定性。
智能分析阶段
测试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符合GB24502-2023标准的检测报告,包含压力-时间曲线、漏气位置热力图及合格判定结论。报告支持U盘导出与打印机直连输出,同时数据可上传至煤矿安全监管平台,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
二、典型应用场景:从研发到运维的全链条覆盖
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研发验证:某矿业集团利用其-98kPa超负压检测功能,成功优化新型化学氧自救器的外壳密封结构,使产品通过严苛的48小时持续气密测试。
- 生产质检:在年产10万台的自救器生产线中,设备通过四工位并行检测设计,将单台检测时间压缩至3分钟,配合自动分拣系统实现100%在线全检。
- 定期维保:某煤矿安全科使用该设备对在用自救器进行季度抽检,通过历史数据对比功能,及时发现3台因橡胶老化导致漏气率超标的设备,避免潜在安全隐患。
结语
上海程斯煤矿用自救器外壳气密性测试仪,通过将军工级检测精度与工业级耐用设计相结合,重新定义了矿山安全装备检测标准。其"三步操作-十分钟出报告"的高效模式,不仅显著提升煤矿企业的质检效率,更为矿工生命安全构筑起一道数字化防护屏障。随着GB24502-2023标准的全面实施,该设备必将在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中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