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浪潮中,这两个看似“相隔甚远”的领域正悄然交汇——一个是被誉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的可控核聚变,另一个则是探索“人类未知边界”的深海科技。
尽管表面上看它们毫无关联,但实际上早已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企业已提前布局,随着深海科技被列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可控核聚变项目也进入加速实施阶段,相关企业或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契机。
技术融合:核聚变与深海科技为何产生交集?
根本原因在于两者互补性带来的双赢效应。
核聚变要实现商业化应用,需要稳定、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而深海科技恰好能提供关键原料——例如氘和锂,这些资源广泛存在于海水和海底沉积物中。与此同时,深海作业需要持久、高密度的能源支持,这正是核聚变技术的强项。
简而言之,核聚变可以给深海装上“新引擎”,而深海则为聚变提供“新血液”。
哪些企业在这一领域表现突出?
第9名:雪人股份
增长表现: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59%
主营业务:压缩机与制冰系统
核聚变领域:为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提供氦气螺杆压缩机
深海领域:产品应用于海上石油开采平台
第8名:金盾股份
增长表现: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55%
主营业务: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
核聚变领域:用于实验环境控制设备
深海领域:为深海设备提供气流与空气循环系统
第7名:东方电气
增长表现: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
主营业务:发电设备成套系统
核聚变领域:参与ITER项目的包层屏蔽模块、磁体支撑结构及第一壁制造
深海领域:研发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为钻井平台、勘察船等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并参与“梦想号”科考船研制
第6名:纽威股份
增长表现: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52%
主营业务:工业阀门研发与制造
核聚变领域:向ITER项目供应近6000万元的核级与非核级阀门
深海领域:为“深海一号”提供高端球阀,并签订国产水下阀门订单
第5名:大西洋
增长表现: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39%
主营业务:焊接材料研发与销售
核聚变领域:提供核级焊接材料用于聚变装置部件制造
深海领域:焊材应用于潮汐能电站核心设备制造
第4名:西部超导
增长表现: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85%
主营业务: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与高温合金材料
核聚变领域:为ITER项目提供低温超导线材
深海领域:为“蛟龙号”“奋斗者号”等提供钛合金锻坯、焊丝等关键材料
第3名:远东股份
增长表现: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4.65%
主营业务: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
核聚变领域:为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提供电线电缆产品
深海领域:研发动态海缆系统,适用于漂浮式海上风电复杂海况
第2名:中国船舶
增长表现: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0.99%
主营业务: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
核聚变领域:旗下七一九所中标ITER冷却水取样系统项目,七二五所为BEST项目供货
深海领域:拥有“探索三号”等科考船,布局深海探测、监测与资源开发
第1名:一季度增长最快的公司(lai 蚣重浩‘知留’,丝 狐 或曲~
增长表现: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7.80%
主营业务:高端装备机械与材料制造
核聚变领域:参与ITER项目部分部件制造
深海领域:锻铸件应用于海洋船舶和油气平台,具备海上油气管道制造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