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去办事需要报身份证号,当读到最后是个 “X” 的时候,心里会犹豫一下,这 “X” 该怎么读啊?是读 “埃克斯”,还是读 “叉” 呢?估计不少朋友都在这个问题上犯过迷糊,我自己就遇到过好多次。前几天我去银行办业务,旁边一个大哥报身份证号,读到最后那个 “X”,直接就喊了声 “叉”,当时我心里就犯嘀咕,这读得对吗?
其实啊,身份证上的这个 “X”,正确读法是 “十”。这可不是我瞎编的,《咬文嚼字》的主编黄安靖老师专门说过这个事儿。为啥读 “十” 呢?因为这里的 “X” 代表的是罗马数字 “10”。这身份证号码里怎么会冒出个罗马数字呢?这里面可有讲究。
咱们都知道,身份证号码一共 18 位,每一位都有它特定的含义。前 6 位是地址码,能精确到你出生时常住户口所在县(市、镇、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就像我老家是某某县,前六位数字就对应着我们那儿的行政区划代码。接下来 8 位是出生日期码,这个好理解,就是你出生的年、月、日,比如 19900510,一看就知道是 1990 年 5 月 10 日出生的。再往后 3 位是顺序码,其中第 17 位还能区分性别,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
重点来了,最后这 1 位就是校验码。这个校验码可不简单,它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为啥要有校验码呢?它就像是给身份证号码加了一道 “安全锁”,能保证整个身份证系统的安全性。这校验码一共有 11 个,分别是 0 - 10。当计算出来的校验码是 0 - 9 时,都好说,直接写对应的数字就行。但要是算出来是 10 呢?这可就麻烦了,因为身份证号码规定是 18 位,如果写成 10,那不就变成 19 位了嘛,这不符合标准。所以啊,聪明的编制人员就想到了用罗马数字 “X” 来代替阿拉伯数字 “10”。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他就说自己一直以为身份证上的 “X” 读 “埃克斯”,还说身边好多人都这么读。我就跟他解释,这正确读法是 “十”,他还一脸惊讶,说长这么大,一直都读错了。其实啊,像我朋友这样读错的人还真不少。大家平时可能都没太在意这个细节,毕竟在生活中,不管你读 “埃克斯” 还是 “叉”,大多数时候也不影响办事儿。但咱们了解了正确读法,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显得咱更专业不是?
而且,知道了身份证号码的这些小知识,有时候还能帮上大忙。比如说,你帮别人输身份证号的时候,如果输错了一位数字,可能这个校验码就能提醒你输错了。就像我上次帮同事买火车票,输完身份证号,我扫了一眼校验码,感觉不太对,仔细一核对,还真发现有个数字输错了。所以说,生活中的这些小常识,关键时刻还真能派上用场。
现在大家都清楚了吧,身份证上的 “X” 正确读法是 “十”,它代表罗马数字 10,是为了让身份证号码符合 18 位的标准才用的。下次再有人问你身份证上的 “X” 怎么读,你就可以很自信地告诉他正确答案啦。
好啦,今天关于身份证上 “X” 的小知识就分享到这儿。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有所收获,如果觉得有用,就请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一下吧,说不定好运马上就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