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音频领域多年的耳机博主,我深知大家选购开放式耳机时的顾虑:既想以实惠价格入手,又不愿在佩戴舒适度和音质体验上妥协。为此,我特意自费购入了三款热门开放式耳机 —— 虹觅 Ulrta、漫步者 Comfo Solo 和小米开放式。它们在市场中各展所长, 漫步者 Comfo Sol以创新声学技术带来沉浸音质,小米在佩戴舒适性上独具匠心,虹觅 Ultra则凭借亲民价格与实用性能备受青睐。接下来,我将从多个维度深度对比这三款产品,帮您快速锁定契合需求的理想耳机。
一、外观对比
虹觅Ultra:白色配色很简约,外壳是磨砂材质,手感很不错。耳机整体是扁平的设计,放到口袋里基本无感,便于携带。
漫步者Comfo Solo:这款漫步者的做工很好,整体黑金配色,很大气。磨砂处理,手感也很不错。
小米开放式:外壳很有特色。充电盒是椭圆形,表面用哑光布纹工艺,手感似织物。
二、佩戴对比
在耳机的佩戴设计上,好的设计理念使得耳机不仅贴合耳朵,更为用户提供极致舒适的佩戴体验。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感到任何不适。
虹觅Ultra:虹觅Ultra的佩戴工学处理得很好,采用流线型设计,除了佩戴舒适以外,耳机发声孔也可以很好的正对耳洞,让声音减少泄露,音质更好。机身采用液态硅胶包裹,柔软细腻,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觉耳累、耳痛。运动使用也可以保障很好的稳固性。
漫步者Comfo Solo:漫步者Comfo Solo这款耳机有独特的人体工学弧线支撑结构,能确保在进行各种运动时也不会掉落。可惜材质偏硬,佩戴时耳朵会有不适感。
小米开放式:小米这款耳机采用的是液态硅胶柔性镍钛记忆合金材质,在柔韧度方面提供了更舒适的使用体验。单耳重9.6g,久戴无压力。但是相对来说稳固性不是很好。
四、音质表现
虹觅Ultra:虹觅 Ultra 的音质基本可以媲美千元级的产品,耳机采用了16.2mm超大尺寸动圈单元,提供了更强的驱动力,可以让声音更大,更能让声音更加饱满丰富。而且在振膜材质上也选择了形变能力更出色的石墨烯材质,能够更细腻地还原声音细节。结合虹觅声学实验室偏向“高保真”的调音风格,这款耳机呈现出的声音既细腻又饱满,让用户能够捕捉到更多的音乐细节。
漫步者Comfo Solo:耳机的音质很不错,采用了高频跑道型单元和PU+纤维纸振膜,虽然没有对单元参数有过多的宣传,但是整体的听感确实不错,低音澎湃有力,高频清亮,如果能抬高一些音量会更好。耳机没有做防漏音处理,这一点是点可惜的。
小米开放式:小米这款开放式耳机音质还是很不错的!17*12 超线性发声单元结合 DLC 振膜,细节丰富。获金标认证,搭配 LHDC 编码,传输无损音质。低频增强算法让低音更震撼。
四、性能对比
通常来讲,续航越久且售价越低,意味着该设备性价比越高,能为用户带来更持久的便捷体验,自然更具市场优势,备受消费者追捧。
虹觅Ultra:性价比比较突出,在五百元以下这个价位拥有IPX6防水,防漏音模式和触片式充电。触片式充电,解决了传统触点式充电常见的接触不稳定、频繁断连及充电效率低下的状况。并自主开发了防漏音功能,进一步改善了开放式耳机漏音问题。
漫步者Comfo Solo:性能方面,耳机搭载蓝牙5.3芯片,支持四麦通话降噪、双设备连接,续航也非常给力,支持单耳10.5小时,综合42小时的续航,防水略显不足,仅有IPX4。
小米开放式:小米开放式耳机还拥有稳定的蓝牙5.3版本技术,支持双设备连接。耳机单次续航长达7.5小时,带充电盒的话,整机续航能够长达38.5小时,耳机还具备IPX4级别的防汗防水功能。
五、总结
虹觅 Ultra极为全能,性价比出众。其触片式充电解决传统触点问题,充电高效;防漏音模式能抵消 98% 漏音。
漫步者Comfo Solo有金标认证,还支持LDAC编码,音质不错。
小米开放式生态链完善,支持LHDC高清解码和金标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