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视听艺术焕发新章。7月3日,在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精微致远,‘剧’享精彩——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分论坛上,揭晓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网络微短剧、微电影大赛的10部获奖作品。大赛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北京市广电局指导,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承办。
大赛自启动以来,得到行业内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及个人创作者广泛关注和参与,征集到大量构思新颖、技术精湛、艺术表现力强的参赛作品。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组织业内专家,对符合要求的申报作品进行了初评,共征集92部作品,经过严格复评及终评,最终推选出10部优秀AIGC作品。
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题材丰富,主题鲜明,展现出蓬勃的创作活力与崭新的时代气质。 其中,既有运用十余种前沿AI技术、再现4000年前辉煌文明的《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一季纵目人冢,也有展现文物修复师匠心传承的《了不起的岁岁鸭小姐》;既有串联历史脉络的《追光》,也有讴歌抗美援朝战士英勇无畏的《下碣隅里东山上》。同时,《再见,马琳》《青花记忆》《草原纪元:科尔沁篇》等作品,以鲜明的主题和青春洋溢的能量,共同彰显了本次获奖作品的多元魅力与时代风采。现予以公布。
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全心表示,此次颁奖既是对过往耕耘的总结与优秀成果的表彰,也是行业发展的新起点。协会将持续为优秀创作者提供资源赋能、评优推荐等全方位支持,助力创作行稳致远。
此次大赛获奖作品的集中发布,是本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备受期待的亮点之一。AIGC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内容创作生态。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举办此次全国性大赛,不仅是为了发掘优秀作品,更是为了搭建一个引领行业风向、促进技术交流、规范创作实践、探索未来路径的高规格平台。获奖的10部作品,是技术赋能艺术的先锋探索,是“科技+文艺”融合创新的生动样本,充分展现了AIGC技术在激发创意、提升效率、拓展表达边界上的巨大潜力,为网络视听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作为首都网络视听行业的重要行业组织,始终致力于推动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内容建设、行业自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举办“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网络微短剧、微电影大赛”是协会前瞻布局、引领业态创新的重要举措,未来还将举办更多行业活动,激发创作者的创意和热情,推动网络视听行业向上向新发展。
记者:满志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