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无感知,信号“零中断” 省公司安播中心完成连云港新机房自主搬迁

用户无感知,信号“零中断” 省公司安播中心完成连云港新机房自主搬迁

编者按:

一次大规模机房搬迁,难免出现信号中断、业务暂停和用户报修。然而,省公司安播中心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团队间的紧密协作,在落实“降本增效”要求的同时,让信号“零中断”,用户得以“无感知”。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层面的迁移,更是守护“与用户一起成长的约定”。当万千用户沉浸于流畅的视听体验,浑然不觉背后这场涉及186人次、跨越17个昼夜的庞大工程时,正是安播团队用看不见的守护,兑现看得见的承诺。

近日,省公司安播中心顺利完成连云港分公司新机房搬迁任务。整个搬迁过程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零中断、互动宽带无报修、营业受理无影响、集客业务零报修的理想目标。在这场涉及数据网、传输系统和线路优化的复杂工程中,部门先后投入186人次全程参与,如此规模为史上首次,节省费用30余万元。这些成绩背后,是团队成员精密校准的专注与严丝合缝的协作,彰显了安播中心响应公司降本增效的决心。从“外包依赖”到“自主攻坚”降本增效的多重实践

此次搬迁中,安播中心打破以往“外包为主”的模式,大规模投入自有技术和人员力量。其中,数据网中心累计投入80人次,通过前置勘测、方案预演、核心搬迁三阶段精密协作,自主完成设备迁移、业务割接等工作。传输科全员8人分批次进场累计74人次,夜间实施搬迁作业8次,完成25台机柜、42台传输设备子框的搬迁。线路科先后三次现场勘察路由,优化路线,以减少北环线路损耗,确保搬迁省干业务的损耗符合标准。

除压缩人力成本外,复用旧设备也是实现降本增效的路径之一。搬迁过程中,团队成员把经过检测尚能使用的旧尾纤整理出来,重新加以利用,避免新增物料的费用支出。安播中心副主任王晖算了一笔细账:“一根新的20米长的尾纤成本约34元,本次项目利旧了500余根长长短短的尾纤,可以节约成本2万余元。”

但降本不是减配,而是通过精准规划与科学评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避免盲目降低成本后增加长期维护成本。“ODF架与设备之间的尾纤维护成本较低,大部分可以使用旧尾纤。但楼宇内部、跨机房之间的光缆,以及核心接线点,出问题后更换成本较高,因此全部换新。俗话说,该省省,该花花嘛。”安播中心副主任杨飞说。

从“老将坐镇”到“新兵成长”实战课程里的“拼”与“学”

降本增效的背后,是技术团队的硬实力支撑。而这场搬迁更成为人才培养的“实战课堂”。团队成员克服日常值班与搬迁任务的冲突,利用周末及夜间时段连续奋战,最终完成65条传输MSTP业务、34条省干波分系统业务、80条市县波分系统业务的迁移。同时还通过“老带新”模式,让年轻员工在策划割接方案、模拟配置命令等任务中掌握核心技能。

凌晨3点的连云港机房内,27岁的陈子安正跟着资深传输专家马翔学习“临时子框法”的调试过程。陈子安一边看,一边快速在笔记本📓上记下重点。他是此次搬迁工作中最年轻的员工,主要参与连云港机房市县一平面南环和省干PTN线路及机柜的相关工作,前后共四天有余。“临时子框法”是传输中心独创的一项技术应用,能够确保搬迁过程中本地广播电视信号和宽带业务零中断,是传输科员工必学项目之一。操作间隙,马翔耐心地向陈子安讲解操作要点:“准备工作很重要,需要全面评估全环以及连云港本地和上下游站点的现网配置,信噪比、光功率、业务统计等,并结合备件资源,设计出最合适的临时子框配置。”

对数据网中心副主任李晨来说,每次搬迁机房都是他锻炼年轻员工,培养技术能力的绝佳机会。他说:“高强度实战中,年轻员工得以直面复杂的网络架构与突发状况,技术在一次次业务割接和故障排除中快速提升。技术需要沉淀,作风需要锤炼。没有比重大实战项目更好的课堂了。”

从“标准执行”到“创新迭代”技术传承的匠心接力

同步完成542条尾纤利旧、384次精密对接;拆除尾纤1000余根,新布1200余根;调整优化省市干线128芯,处理专线业务 43芯……当一切全部到位时,搬迁工程终于迎来大考。6月26日凌晨,在连云港机房内,随着传输科工程师在电脑上敲下一连串指令并点击确认,涉及区域内6万+用户的业务,全程实现“零感知”迁移。

这些成果背后,是安播中心多年积累的技术体系支撑,也是其将严谨的工作作风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的结果。连云港分公司副总经理刘永松认为这次搬迁的成果很大程度要归功于省市公司团队之间的紧密协作和详尽的预案准备。“前期我们梳理了搬迁的所有步骤、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应急方案。地市公司提前打通光缆路由,省公司安播中心则负责业务迁移,分工明确。”他说。

朱琨此前在徐州分公司负责前端直播工作,去年9月被派到省公司安播中心挂职,为下半年徐州分公司机房搬迁做准备。这次主要参与连云港市县二平面及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的搬迁。朱琨表示,“相比之前,这次搬迁规模更大,难度更高,自己也更深度地参与到方案准备、流程实施、设备迁移等方面,经验和技术均得到提升。我会把学习成果带回去,在下半年的搬迁工作中,更高效地参与到项目实施和省市公司之间的沟通交流中去。”

技术传承不是简单的经验复制,而是要让标准化流程与创新思维同频共振。据安播中心主任李隼介绍,安播中心现有员工12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2%,研究生学历占比40%,更拥有12名国家级技术能手、8名省级青年岗位能手。部门主导的“全省广播电视网络运行维护体系”获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累计获得相关荣誉20余次。部门每个月组织“技术大讲堂”,每年举办全省“运维技能竞赛”,13年来为市县公司输送大批骨干。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近2年还陆续选派了12名骨干赴异地挂职锻炼,助力市县公司业务发展。

看不见的守护者,看得见的担当。此次搬迁仅仅是安播中心日常工作的冰山一角。作为公司安全播出的“中枢神经”,中心不仅承担着7×24小时运维值班任务,还负责各类技术平台及基础设施监控、维护与故障处置;推进安全体系建设,开展检查演练与培训;规划建设与运维管理省市县三级播控、传输、数据网等技术平台;为大众及政企业务提供集成开发、专线开通、5G 应用等技术支撑与服务等432项具体工作。2024年,部门员工累计完成710人次出差任务,总天数达1719天,确保了保持干线网环路可用度≥99.99%、省级播出前端停播率0秒/百小时的卓越纪录。

“用户看到的屏幕画面背后,是安播人无数个日夜的坚守。安播人的价值,正是通过这种看不见的守护,换来千万用户畅通无阻的信息生活。就像机房搬迁工作,在‘不声不响’间完成,做到‘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想要达成的效果。”安播中心主任李隼表示。此次连云港机房搬迁的顺利完成,再次印证了这支团队的战斗力。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技术为矛、以责任为盾,守护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生命线。

(江苏有线)

特别声明:[用户无感知,信号“零中断” 省公司安播中心完成连云港新机房自主搬迁]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电缆局放短时在线监测系统:电缆也要体检(电缆局放试验原理和意义)

通过以上技术和功能,电缆局部放电短时在线监测系统不仅实现了对高压电缆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还能对潜在隐患进行有效预警,极大提升了电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电力运维人员来说,这套系统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故障数据…

电缆局放短时在线监测系统:电缆也要体检(电缆局放试验原理和意义)

强酸强碱灌装机,厂家直供,价格优惠(强酸强碱灌装机图片)

我们以创新为动力,以品质为保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推陈出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4.灌装机的加料形式可以选用2-10只枪同时灌装; 4.具备数字式显示灌装里的功能,可完成多种灌装量的设置 5…

强酸强碱灌装机,厂家直供,价格优惠(强酸强碱灌装机图片)

年轻人爱上新中式黄金首饰 过去主打婚嫁市场,如今流行日常佩戴(年轻人爱上中医夜市)

“今年上半年推出的‘和光轻舞’系列,在黄金首饰上运用螺钿工艺,镶嵌天然贝母,5G镜面金工艺提高金饰整体光泽感,黄金表面雕琢无数个立体小金片,从视觉上营造出碎碎冰般的璀璨闪耀,前两天刚成交两单,买家都是25~…

年轻人爱上新中式黄金首饰 过去主打婚嫁市场,如今流行日常佩戴(年轻人爱上中医夜市)

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原理(无线🛜充电手机支架的弊端)

想象一下水流通过管道的场景:传统有线充电如同单股粗水管直冲到底,而无线🛜方案则像分支密布的毛细血管网络,能根据负载动态调节水流强度。通过堆叠式线圈结构和立体布线方案,在有限体积内实现多设备同时供电。 回溯发展历…

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原理(无线🛜充电手机支架的弊端)

李小璐之母张伟欣:80年代红极一时,巅峰时出国捞金,现状如何?(李小璐和家人)

这段经历不仅塑造了李小璐的成长,也让张伟欣在母亲这个角色中获得了新的人生感悟。2025年在张伟欣65岁生日的庆典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依然风采依旧的女性♀️。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张伟欣的经历无疑给了我们很多…

<strong>李小璐</strong>之母张伟欣:80年代红极一时,巅峰时出国捞金,现状如何?(<strong>李小璐</strong>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