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9日,随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甘肃枢纽节点庆阳数据中心集群首批万P算力正式上线,这座位于中国西北腹地的城市再次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焦点。此次算力突破不仅标志着庆阳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更以其“绿色、高效、自主”的算力生态建设模式,为全国算力网络布局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样本。
算力规模跃升,西部枢纽初具规模
作为全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之一,庆阳数据中心集群自2025年启动建设以来,算力规模从2023年底的5000P飙升至2024年6月的1.2万P,并在年底前突破5万P,成为全国增速最快、增量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庆阳独特的资源禀赋与政策支持:全年平均气温低于10℃的天然冷源、丰富的风电光伏资源以及低于东部地区的电价成本,使其成为绿色算力建设的理想之地。以弘信电子为例,其在庆阳落地的AI算力服务器智能制造工厂,已实现年产2万台服务器的产能,并与首都云等企业签订3亿元算力服务协议,推动算力资源向产业应用转化。
国产算力集群启动,自主生态加速成型
此次上线的亮点之一,是庆阳启动了全国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建设。该项目由燧原科技等企业联合推进,计划部署4万张国产化加速卡,提供1万P国产推理算力,重点支持大模型训练与多元应用场景。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高端算力对进口芯片的依赖,更通过“国产硬件+国产软件”的协同创新,构建了从芯片到系统的全链条自主生态。目前,庆阳已吸引超过300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驻,涵盖算力设备制造、云计算服务、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形成“硬件-软件-场景”的闭环产业链。
绿色能源与算力调度双轮驱动
在算力规模扩张的同时,庆阳同步推进绿色能源与算力调度体系建设。2024年,庆阳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160万千瓦,全年绿电发电量达36亿千瓦时,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清洁的能源保障。此外,中国电信庆阳算力中心上线的“息壤”算力调度平台,已实现对3万多PFLOPS算力资源的动态调配,打通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需求通道,形成“东数西训、西数西存”的协同格局。
从算力高地到产业引擎
算力建设的提速,正深刻改变庆阳的产业面貌。以低空经济为例,庆阳依托算力支撑,成功试飞首架“庆阳造”大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应用于消防巡检、应急通信等领域。此外,华为渲染云、京东物流云、阿里农业云等10个云生态项目落地,推动渲染、物流、农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2024年,庆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突破27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成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从“能源洼地”到“算力高地”,庆阳的实践证明,西部地区完全可以通过资源优势与战略机遇的深度融合,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弯道超车。随着5万P算力目标的达成,这座西北城市正以“中国算谷”的姿态,向全球算力版图发出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