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正式发布了其首款AI眼镜,起售价为1999元。5月,杭州李未可科技一口气发布了三款AI眼镜新品,其中入门款价格降到了700元以下。2025年或成智能眼镜关键的一年。小米的正式进场,也意味着这场“百镜大战”进入大众消费阶段。
2025年被业内认为是AI眼镜元年,预计将有超过百款新品眼镜发布。
6月26日,雷军在小米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首款AI眼镜。据介绍,小米AI眼镜拥有随身AI入口,搭载1200万像素高清镜头,可沉浸式拍照、录制视频,支持第三方App视频通话、直播,实时分享。在上海小米门店,这款AI眼镜现货处于基本售罄状态。“标准版还有为数不多的现货,变色版现货最少要等半个月。”静安区小米门店一名销售人员介绍。
智能眼镜吸引了不少消费电子爱好者“尝鲜”。据小米官方数据,截至6月29日下午6点,小米AI眼镜发售的第四天,该产品在淘宝小米官方旗舰店、京东小米自营旗舰店的总销量已超过1.4万台。
日前,杭州企业灵伴科技(Rokid)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支付的智能眼镜,实现了“看一眼就能支付”的功能。该企业产品经理介绍:“目前该产品订单量突破了25万台,电商平台预订发货也排至第四季度。”
就连深圳华强北的柜员都嗅到了商机。有消费电子爱好者表示,华强北有些原本卖蓝牙耳机的档口转型卖AI眼镜了,一些“大牌平替”更是被摆在了显眼位置。
事实上,“百镜大战”早已硝烟弥漫。天眼查今年4月份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440家AI眼镜企业。
今年,不断有新品智能眼镜发布。例如,4月华为推出的智能眼镜2钛空圆框光学镜,价格为2299元,提供小艺翻译、头部控制、同声传译等功能。5月,杭州李未可科技一口气发布了三款AI眼镜新品。其中,入门款李未可City的官方定价为899元,遇到“6·18”活动加上国补,价格降到700元以下。5月27日,雷鸟推出全彩“AI+AR”眼镜雷鸟X3Pro,首次实现了AppleWatch手表控制,并支持镜腿五维导航、语音、手机联动等多种交互方式融合,提升了交互效率。
当前,一场围绕“下一代超级终端”的争夺战正在上演。据悉,AI眼镜侧重语音交互强化,而AR眼镜依托光学显示与空间感知技术实现虚实融合,两者结合的智能形态正成为产业升级方向。
智能眼镜的火爆,也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公开资料显示,小米AI眼镜核心零部件供应链中,大多为中国本土企业,包括整机代工巨头歌尔股份、光学龙头舜宇光学、蓝牙芯片厂商恒玄、存储厂商佰维存储、电池供应商德赛等,此外还有高通、索尼、创通联达和楼氏电子等中外合资厂商和海外企业。
张丽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