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吴兰现)在数字时代,监控设备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角落,为人们的生活和安全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当监控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超出合理边界,就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近日,泰兴市法院就调解了一起因邻居监控“越界”而引发的纠纷。
牛大姐家住在村子中间,东西两侧紧挨着何叔和季婶家。三户人家门前都有小院,屋后是自留地,原本邻里关系和睦。但自两年前何叔和季婶家陆续安装监控后,牛大姐便觉得浑身不自在。她发现何叔家的旋转监控具有追踪人像功能,自己走到哪就跟到哪;季婶家前后两个监控,连自己去地里干活、穿什么衣服都拍得清清楚楚。从自家大门到菜地的路径,全在监控画面里,这让她感到十分尴尬,于是将何叔和季婶告上了法庭,要求拆除两家“越界”的监控。
庭审中,面对牛大姐的指控,何叔表示,儿子给装的360度摄像头是怕老两口在家出事,探头装在自家院墙,拍的都是公共区域。季婶则称后院装监控是因为果树老被偷,前院装监控是为了看孩子,并且强调她家监控是有固定角度的。
为查明事实,承办法官来到村里实地勘查。经勘查发现,何叔家的旋转监控确实会持续拍摄牛大姐进出院落的画面;季婶家后院的监控虽“只照果树”,但因安装角度偏高,连带拍到了牛大姐家菜地的画面。承办法官当场用激光笔标出边界,指出这种行为就如同拿望远镜看风景,镜头伸到别人家阳台是不妥当的。
经过法官的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何叔将旋转摄像头改为固定角度,删除人脸追踪功能;季婶家后院探头下移30厘米,确保只拍摄果树区域;两户存储的涉及牛大姐的视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