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科学探索正迈向未知的深渊,一场改变人类认知的重大发现悄然降临。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注意到旁边的荧光屏竟莫名发光,即便阴极射线管被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经过反复实验,他确信这是一种全新的、穿透力极强的射线,由于性质不明,伦琴将其命名为“X射线”。不久后,他用X射线拍摄下夫人手部骨骼和戒指的照片,这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照片,宣告了X射线的正式发现,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科学时代。
X射线的发现宛如一颗投入科学界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在医学领域,它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医生们的得力助手。1896年,英国医生约翰·弗朗西斯·霍尔 - 爱德华兹借助X射线,成功定位同事手中的针,这是X射线在医学上的首次应用。此后,X射线诊断仪在医院中普及,帮助医生诊断骨骼、内脏等部位的疾病,让人体内部结构不再神秘。
随着科学家对X射线研究的深入,其更多特性被逐步揭示。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巴克拉发现X射线具有偏振性,还发现了元素特有的标识X射线,这为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关键依据。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发现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证实了X射线的波动性,极大推动了晶体结构分析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推动着X射线不断演变。早期X射线管效率低、辐射剂量大,对人体伤害较大。随着技术革新,新型X射线源不断涌现,如同步辐射光源,其亮度高、稳定性好,能满足更高精度的研究需求。如今,X射线在医学、材料科学、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