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传动领域,减速器是连接动力源和执行机构之间的中间装置,广泛应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按照控制精度,减速器可分为一般传动减速器和精密减速器。其中,精密减速器是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零部件,可进一步细分为 RV 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
拟登陆科创板的浙江环动机器人关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动科技”)主要从事RV减速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双环传动(002472.SZ)的控股子公司。在交易所对其两轮审核问询中,业绩成长性和经营独立性问题备受关注。
近几年,环动科技的营业收入虽然持续增长,但盈利却并不稳定,且收入集中于前五大客户,并且对第一大客户越发倚赖。同时,由于公司约95%收入来源于单一产品,抵抗市场竞争、行业波动及主要客户经营状况变化的能力较弱。
另外,环动科技不仅部分发明专利和研发人员来自母公司双环传动,截至2024年末62位研发人员中,工作年限3年以下的研发人员共计42人,并且,42人中具备机械制造行业或相关领域的工作或实习经验的人员仅六成左右,令人担忧拟冲刺科创板的环动科技研发能力是否独立且雄厚。
撰稿/刘予鹿
编辑/陈屿义
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客户集中度远高于同行和下游客户
2022年、2023年、2024 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期”),环动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3.09亿元和3.41亿元,2023、2024年同比增长82.86%、10.27%;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29.28万元、6533.24万元、4994.20万元,2023、2024年同比增长66.27%、-23.56%。
公司2023年业绩最是亮眼,营业收入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大幅提高,不过紧随其后的2024年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营业收入较2023年增加了3179.42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却减少了1539.04万元。
报告期内,环动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40.68%、42.47%和35.36%。可见,2024年毛利率较2023年下降7.11个百分点是其增收不增利的重要原因。
虽然盈利水平乃至盈利与否并非科创板IPO审核的核心指标,但是毛利率下降确实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下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力有不逮,若持续下滑无疑会影响监管层对于环动科技未来成长潜力的信任度。
招股说明书显示,环动科技主营产品为RV减速器、精密配件及谐波减速器。其中,RV减速器收入占比95%左右(下图),谐波减速器尚处于客户验证导入阶段,并未大规模量产,收入规模及占比较低。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九成以上收入由单一产品贡献,这种收入结构使得环动科技的业绩与RV减速器的市场表现紧密相连,一旦下游需求降低,或是竞争激烈导致被迫下调售价,环动科技的收入和盈利能力都将受到较大冲击。
具体来看,RV减速器报告期各期销售单价分别为3209.03元/台、3065.38元/台、2762.14元/台,毛利率也从2023年的42.19%降至2024年的34.84%。与此同时,该产品销量大幅攀升,在国内机器人RV减速器市场的占有率更是从18.89%上升至24.98%,“以价换量”效果显著。
为扩大销售规模和抢占市场,环动科技会否持续采取降价策略?在首轮审核问询中,交易所对该问题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要求公司说明毛利率是否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以及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环动科技坦诚“毛利率短期内存在一定下滑风险”,又进一步补充道:受益于精密减速器行业和工业自动化领域长期趋势向好、公司深耕下游行业头部客户并占据市场增长先机、以高品质规模量产优势形成议价能力、积极采取措施推进降本增效和丰富产品谱系等,公司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小,对公司经营业绩不会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然而环动科技主营产品较为单一,抵抗行业波动的能力较弱,并且其还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问题,未来毛利率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实难预料。
首先,RV减速器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终端应用领域包括汽车、新能源、电子、一般工业等。根据环动科技招股说明书及审核问询函,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及工业机器人减速器需求增速同比有所放缓,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为 30.2万台,同比下降4.5%。
结合环动科技2024年增收不增利的业绩表现,RV减速器市场空间或已趋于饱和,环动科技该产品销售收入存在增速放缓或下降的风险。
其次,环动科技下游客户主要为工业机器人厂商,报告期内,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3亿元、2.85亿元和2.83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4.30%、92.12%和 82.87%,客户集中度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公司2024年的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较上一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但对第一大客户的依赖程度其实是有增未减。
报告期内,环动科技向第一大客户埃斯顿销售收入分别为0.73亿元、1.60亿元、1.98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07%、51.61%、58.14%,近两年持续超出50%的警戒线,已经构成单一客户重大依赖。对于高度依赖单一客户的问题,不仅是一旦失去该客户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冲击,还要考虑该客户经营情况不利变动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
事实上,环动科技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下降的最直接原因是对第二大客户埃夫特销售收入大幅下滑,由2023年的7821.53万元降至3519.07万元,导致该客户销售占比从25.27%降至10.31%。即便如此,埃夫特第二大客户的位置依旧未能易主。
2024年,伴随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下降以及行业竞争白热化,埃斯顿、埃夫特的日子不太好过。
根据公开财务数据,2024年埃斯顿营业收入为40.09亿元,同比变动-13.83%,净利润为-8.10亿元,同比变动-700.14%。造成埃斯顿亏损的原因之一就是光伏行业的工业机器人需求骤降,导致工业机器人业务收入较2023年同比下降16.04%。
2024年埃夫特营业收入为13.73亿元,同比变动-27.21%,净利润为-1.57亿元,同比变动-231.22%,其亏损的核心原因之一即是机器人业务增收不增利。
环动科技也在招股说明书风险提示部分补充披露了:随着下游机器人市场集中度提升、竞争加剧,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埃斯顿、埃夫特出现了经营亏损,且进一步降低了对供应商的采购价格。
对于环动科技产品结构单一、客户集中度较高、单一客户重大依赖、业绩下滑等风险,深交所也非常担忧,在两轮审核问询中反复质询。
据问询回复披露,2021至2023年,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大力德、绿的谐波、中技克美的前五大客户集中度平均值分别为38.81%、39.61%、43.87%(下图),仅相当甚至低于环动科技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同时2021至2023年,环动科技RV减速器下游应用领域多关节机器人市场中,国产品牌出货量前五位厂商集中度分别为 53.49%、56.30%和 60.82%,也显著低于环动科技前五大客户集中度。
报告期各期,环动科技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09%、0.95%、1.11%,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为2.89%、3.77%、3.72%(下图),最近两年已是环动科技的3倍之多。也就是说,环动科技在拓展市场、开发新客户上的力度远不及同行业可比公司,并未积极改善客户集中度较高问题。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在主要产品单价一降再降的情况下,环动科技已显发业绩颓势,不仅营业收入涨势放缓,净利润和毛利率也都相继下滑。而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较高和依赖单一大客户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公司收入结构的脆弱性,环动科技的成长性和抗风险能力令人怀疑。科创板较看重拟上市公司成长潜力,若环动科技不能向监管层证明其成长性和技术先进性,恐难过关。
近七成研发人员经验浅薄,新产品客户接受度低
机器人关节精密减速器属于技术密集型、研发驱动型行业,从事该领域需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研发资源和经验沉淀。
报告期各期,环动科技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10.20%、8.49%和 9.04%,看似较高,但实际各年金额分别为 1726.36 万元、2626.63 万元和 3085.84 万元,与7月1日通过上市委审议的科创板拟上市公司——禾元生物每年上亿元的研发投入相比,环动科技三年的研发支出还不到7500万元。
而同行业可比公司中,研发费用率看似较低的纳博特斯克、中大力德(下图),并非不重视研发,而是这两家公司营收规模较高,以2024年为例,纳博特斯克研发费用为5.82亿元,中大力德研发费用为 6384.95万元。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同时,环动科技研发团队规模也不高,申报IPO时报告期首年(2025年)研发人员仅为18人,经过最近几年不断纳新,截至2024年末上升到62人。
事实上,双环传动新招聘的研发人员普遍经验较浅。截至2024年末,工作年限3年以下的研发人员共计42人,且具备机械制造行业或相关领域的工作或实习经验的仅六成左右;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研发人员共计14人,对比2025年11人变化不大。
短短三年,双环传动研发人员数量翻了三倍多,且其中较多为经验粗浅的行业新人,结合公司申报IPO的时间节点,环动科技更像是为了契合科创板特征而大肆扩充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双环传动(002472.SZ)分拆出来单独上市的子公司(持有环动科技61.29%的股权,为环动科技控股股东),环动科技并非是从零开始搞研发、攒团队,而是承接了母公司较多技术专利及人才。
据问询回复披露,上市公司双环传动主要从事机械传动齿轮业务,与环动科技均涉及齿轮磨齿、检测等相关技术,环动科技的部分核心技术相关专利就继受自双环传动机械研究院,而且发明人也随之到环动科技入职,成为环动科技的人才支柱。
鉴于环动科技研发团队中近七成人员工作年限不足3年,其是否过于依赖创立之初母公司移交的“老本”?
在招股说明书中,环动科技自称在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领域率先打破境外厂商技术垄断,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替代,2022-2024年,在中国机器人RV减速器市占率分别为13.65%、18.89%和24.98%。
但《华财》发现,同行业竞争对手中,绿的谐波2022-2024年在我国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5.63%、20.27%和 23.09%,虽然产品类型不同,但与环动科技的市场地位较为相近。
据了解,谐波减速器主要应用于3C 电子、半导体、医疗等行业为代表的需要轻负载机器人领域,RV减速器主要应用于汽车、光伏、运输等行业为代表的中重负载机器人领域。随着谐波减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承载能力和寿命有所提升,可能会与RV减速器形成局部竞争。意味着,环动科技不仅要承受RV减速器同行的持续竞争压力,还需面对谐波减速器技术提升带来的潜在市场冲击。
需要关注到的是,环动科技的谐波减速器尚处于客户验证导入阶段,与精密配件的合计销售收入仅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左右。从谐波减速器销售收入未单独列示来看,客户认可和接受度想必是不太理想。
节节下降的销售单价及毛利率反映出环动科技RV减速器国产替代红利期已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采取降价让利的刺激销售策略。一般来说,“卡脖子”行业应当是高技术壁垒、高利润、低竞争的市场格局,而非“价格战”内卷。环动科技是否匹配科创板特征,未来还有多少成长潜力令人担忧。
声明:
本文素材均来自公开资料,文章仅供参考,不作投资建议。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更多IPO资讯请关注《华财研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