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兰世秋 韩毅 周双双)7月4日,2025第二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启动仪式上,重庆科技影视数字资产平台宣布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国家电影数字资产平台西部节点,该平台的投用标志着电影工业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迈出关键一步。
该平台的一大特点是智能匹配与AI辅助创作。平台可自动识别资产内容并生成语义标签,实现精准检索。输入文字能生成场景概念设计图,输入图片可转化为3D数字资产,输入视频则能生成3D高斯场景,打破传统创作模式。
“选景、制景,数字资产的概念设计、制作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且因为档期等多种原因,画面效果往往会有一些妥协。”国内首批虚拟制片技术实践者、导演周小帆表示,有了这样高质量的数字资产平台提供高精度和高完成度的数字资产,很多想法都能得以实现,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7月4日,以“共创、共享、共赢”为主题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合作论坛在重庆永川举行。论坛上,发布了电影人才培训计划,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优秀电影导演和制片人今年10月将来渝深度交流学习。
据介绍,该计划邀请各成员国推荐的1—2名优秀电影导演和制片人,于今年10月至11月来华进行为期14天的深度交流学习。培训将在北京和重庆双城开展,涵盖电影学术交流、电影工业实践、产业考察等丰富内容,中方将承担学员在华期间的学费、住宿、餐饮、交通等费用。这一计划旨在为上合组织国家电影人才搭建跨国交流平台,推动电影人才的培养与合作。
论坛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制片人协会联盟倡议书也同步宣读并签署。
具体来说,联盟将搭建电影产业合作平台,建立电影企业联络名录,鼓励电影企业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交流展映、区域发行放映等活动,积极参加各成员国举办的国际性电影节展;推出“上合组织国家青年电影人才交流计划”,选派优秀青年电影人才赴成员国交流学习,邀请资深导演、制片人开设大师课程,为新人项目提供专业指导。这一联盟的成立,将为上合组织国家电影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标志着上合组织国家电影合作正从项目层面升级为制度性产业协同。”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任仲伦对于当天达成的两项合作计划十分认同。在他看来,这正是本届电影节区别于其他国际电影节的创新之处,除了艺术评奖外,更以开放姿态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产生超越单个项目的集群效应。
当日还举行了2025第二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电影金数字荣誉推荐盛典,揭晓了“年度自主杰出研发技术”“年度杰出技术创新应用”“年度杰出视觉效果”三大荣誉,共有25个项目脱颖而出获得相应荣誉。